第303章 蘇美爾文明外來假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聯科學院根據蘇美爾人的傳說把這顆行星命名為了尼比魯星。
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撒迦利亞·西琴發現了一張雕刻有十二個天體的星圖,其中包含了尼比魯這一未知天體,其名稱在蘇美爾語中意為“渡船”。
蘇美爾文明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南部,即現今的伊拉克東南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
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可分為兩個主要階段,早期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900年至前2350年)和後期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112年至前2004年),後者包括著名的烏爾第三王朝。
蘇美爾文明以城市(城邦)文明著稱,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文明之一。
這些城市國家通常由一箇中心城市和周圍的村鎮組成。
蘇美爾社會分為祭司、國王、貴族、平民和奴隸等不同階層,其中祭司和國王擁有較高的地位和權力。
蘇美爾文明的經濟基礎是農業,他們發明了灌溉系統,使得農業生產得以在乾旱的環境中進行。
除了農業,蘇美爾人還擅長商業和貿易,他們的商人將物產遠銷到印度、小亞細亞等地。
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字記錄系統之一。
蘇美爾文明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之一——《烏爾納姆法典》,對後世的法律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蘇美爾文明有著豐富的神話傳說,如創世史詩《恩努瑪·艾裡施》中描述的眾神大會和馬都克的故事。
蘇美爾人的宗教信仰涉及多神崇拜,他們建造了許多神廟來崇拜各自的神只。
在氏族制度解體到國家形成的過程中,蘇美爾一度出現過軍事民主制度,這是一種原始的民主制度。
蘇美爾文明的統一經歷了長期的混戰和南北兩個軍事聯盟的形成,最終在薩爾貢的領導下實現了第一次統一。
蘇美爾文明的滅亡主要是由於外來敵對勢力的入侵,尤其是阿摩利人和埃蘭人的侵襲。
根據蘇美爾文明遺留下來的現存儲存最完整的王表(surian kg list)記載,蘇美爾文明早期國王存在的時間明顯超過人類的可能壽命,所以科學家推斷,這些早期國王很可能不是地球人類。
此王表列舉了"官方"的統治者以及他們統治的時間。
明顯地分為"洪水前"和"洪水後"兩個時期,前者指史前,後者才是歷史時期,從基什第一王朝到伊辛王朝。
按照王表,"王權"自天而降,然後從一個城市轉移到另一個城市。
王表 中只有一位女性:kug-baba,屬於基什第三王朝。
王表中早先的君主大概都屬神話人物,統治時間非常長。
後來的許多君主,是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但是王表也會將他們的統治時間說的很長。
而且從王表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到,有時可能是故意這麼做的。
表中第一個可以確認的歷史人物是基什王恩美巴拉格西。
在考古學中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卻沒有出王表中,雖然拉格什第一和第二王朝都曾經非常強大。
而因打敗拉格什而聞名的盧加爾扎克西,卻被寫入了王表中。
公元前350年前後,希臘化時代有位巴比倫人學者貝洛索斯來到希臘,在希臘他用希臘語寫成了一部《巴比倫尼亞志》,此書已佚,但是很多古希臘著作中保留著對它的引文。
在近代考古學開始以前,這本書可能是後人關於那個遙遠的兩河流域文明的知識來源。
由於貝洛索斯是巴比倫人,在他的時代,他應該仍然能接觸到蘇美爾文明的大量文獻資料,可惜的是,他的《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