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尼比魯星探險(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陸艇最適合複雜電磁環境執行任務,因為它本身就自帶等離子防護罩,磁場干擾對它沒有任何作用。
“可是,我們無法保證登陸艇和科考船之間的實時通訊啊!”
趙智亮試圖說服李偉忠這個科研瘋子,這些人為了探索宇宙是真敢捨命啊。
“沒事,大航海時代,人類不也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跑船嗎?咱還能比祖先差了?”
李偉忠毫不在意地說,面對這個未知的尼比魯星,李偉忠覺得自己可能要有新發現了。
什麼新發現?
李偉忠認為這可能是一顆電磁星!
什麼是電磁星?
首先電磁星不是磁星。
磁星是中子星的一種,其磁場強度比典型中子星強 100 至 1000 倍,磁場強度可達 109 至 1011 t。
磁星是具有更強磁場的大質量前身星塌縮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的結果,其磁場來源於主序星階段磁場的遺蹟。
前身星塌縮後,星體體積變小了很多倍,根據角動量守恆和理想磁流體磁通量守恆,塌縮後的星體自轉變快,磁場最高能達到 1014 g 的量級。
而電磁星不是,電磁星指的是由於自轉引起的磁場對流而產生電磁發電現象的行星。
例如地球本身存在天然的磁場,其產生原理類似於發電機。
地球外核中有大量的熔融鐵、鎳等導電流體在對流運動,再加上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作用,使得這些導電流體的運動形成電流,進而產生磁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自然的電流產生過程也是一種 “發電” 現象,只是並非以人類通常利用電能的方式呈現。
如果一顆行星體積比地球大,重力比地球大,磁場比地球大,鐵核也比地球大,而且還能呈現熔融狀態,那麼這顆行星就是一個巨大的電磁發生器,甚至可以放出微波來加熱整個星球。
如果尼比魯星真是一顆電磁星,那麼李偉忠可能就會發現一種傳說中的生命形式:電磁生命。
生命很複雜!但有兩個基本特徵:
1能吸收儲存能量,並且用於自己的主動活動。
2,自我複製。
具備這兩個特徵的都可以成為生命!
就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來說,吸收的能量有兩種,一種是太陽能,透過植物吸收儲存,然後被動物及其他物種吸收利用。另一種是重金屬氧化能,自己地熱能,如某些深海細菌。
我們目前見到的生命都是由碳基生命,即以碳基為基礎的各種大分子所形成的生命體。
在生命體徵中,以化學鍵的形式利用和儲蓄能量,以dna或者rna的形式儲存遺傳資訊,並進行自我複製。
:()我是一條小青龍,開局要求上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