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秦野能夠預言蝗災這件事情,眾人至今都是理解的不能。
…………
井陘隘口。
這裡是通往太行山根據地的主幹道,此刻,聚集了十餘萬等待進入根據地的百姓。
這些百姓,在秦軍的喊話安撫中,十分平靜的等待入關。並對未來,重燃了希望。
這些百姓中,有一個叫棗祗的人。
棗祗,可能現在天下沒有人知道這個人。但若是秦野,肯定知道,這位是農業大師,曹魏屯田制度的設計師。
而棗祗能夠成為屯田制度的設計師,並不是因為他提出了屯田制度。
屯田制度自古就有,而棗祗是因為是農作物種植的科學家,而被曹操委以重任。簡單點說,別人種地收二百斤,棗祗種地能收四百斤。畝產翻一倍,這就是本事。
棗祗是河南禹州人,家庭出身不錯。他關注農業,可以說是一個農業學家。不吟詩作賦,反而整天在地裡研究農作物生長,種地,和士族的清高格格不入,最終不得不離開家族。
棗祗致力於民以食為天,主張治理地方以農為本。但十餘年間,天下環境不好,到處都是兵荒馬亂,土地荒蕪。這就決定了,沒有人肯將財力物力投入到農業上。
這不是說大佬們不知道農業好處,只是戰亂的節奏太快,地方勢力更替頻繁。
因此棗抵得不到重視。
最近曹操得到了兗州,棗祗對於曹操暗害劉岱的行為很不恥,因此並沒有投奔曹操。
他聽說冀州遭受了蝗災,便感到河北的諸侯在大災後,肯定會注重農業吧,因此就來到了冀州。
但卻發現,公孫瓚和韓馥,根本不管百姓死活,這就和棗祗的理念衝突了。
緊跟著,他就得到了秦野招募饑民的訊息。
百萬饑民,吃飯是頭等大事。肯定會開墾耕地,大力發展農業。但太行山內,雖然有山麓平原,但整體可供耕地太少,一百萬是養不活的。
棗抵來到了根據地,想看看秦野是否可以託付。若秦野是一位明主,他就會獻上自己的農業技術。雖然其他人在太行山養育不了這麼多人口,但棗祗能夠養育。
這就是農業大師的自信。
忽然,十餘萬百姓的群體開始動盪,身在其中的棗祗能夠感受到,只不過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很快,秦軍就撤入了隘口內,封閉了入口。
一名軍官在隘口上,高聲喊道:“救濟的名額已經滿了,請沒有進入根據地的百姓自行散去,去其他地方就食吧。”
一瞬間,百姓炸了。
此一刻,直如同病毒末日。只不過,十餘萬百姓不是被關在了隔離區,而是安全區的門關閉了。
原本平靜的地方,悽慘的聲音,響徹天地。
百姓們來到這裡,已經沒有體力回頭了。進不去根據地,就意味著死亡。
隘口內。
張遼十分憤怒,“孔明,你怎麼能這麼做?不單單這裡,還有蒲陰陘等通道,有五十餘萬百姓等待進入。你這樣做,必定屍橫遍野,主公會失信於天下的!”
諸葛亮輕搖羽扇,面無表情,冷道:“主公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千古罵名,我諸葛亮一力承當。”
荀攸急道:“孔明,你這是逼主公殺你。”
眾人都看過去,若是秦野知道這件事情後,肯定會殺諸葛亮的。
諸葛亮對眾人行禮,平靜道:“不曾想到有這麼多的百姓來投。主公愛民如子,若讓主公知道,一定會放這些百姓進入根據地。但是,到了明年冬天,我軍的根據地就會因為過剩的人口而瓦解。主公的大業,毀於一旦。我諸葛亮甘願一死,一力承當,只求諸位隱瞞幾日。”
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