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為何搖頭(第4/7頁)
章節報錯
不過是心中有所感,便隨口吟來。這詩倒也不算什麼,重要的是我們都能為了兩國的和平與百姓的福祉而努力。”說罷,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遠方,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憧憬,彷彿看到了兩國友好往來、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
這首《鄰邦思》圍繞太子在鄰國的經歷與對兩國關係的思考展開,飽含深意:
- 首聯:“異域繁華眼底呈,宮廷暗湧意難平。”描繪了太子初到鄰國時,看到其表面繁華的景象。“異域繁華”直觀地展現出鄰國看似昌盛的外在。然而,“宮廷暗湧”則筆鋒一轉,揭示了在這繁華背後,宮廷內部實則充滿了各種爭鬥與陰謀,局勢暗藏危機,這讓太子內心難以平靜,為全詩定下了複雜深沉的基調。
- 頷聯:“情殤釀禍風波起,恨怨牽愁社稷驚。” 此聯具體描述了因情感糾葛引發的重大事件。“情殤釀禍”指的是郡主因愛生恨對太子行刺一事,這一事件猶如導火索,引發了一系列風波,給兩國關係帶來了極大的衝擊。“恨怨牽愁”進一步強調了這種由個人情感引發的仇恨和怨念,不僅讓當事人陷入痛苦,還牽扯到國家層面,使整個社稷都為之震動,突出了事件的嚴重性和影響的深遠性。
- 頸聯:“兩國邦交如置履,千秋福祉待調羹。”運用比喻手法,將兩國邦交比作放置鞋子,形象地表明兩國關係微妙且需要謹慎對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問題。“千秋福祉待調羹”則表示兩國百姓的長久幸福就如同烹飪食物時需要精心調配一樣,需要雙方共同努力,透過恰當的政策和交流來實現。此聯體現了太子對兩國邦交現狀的深刻認識和對兩國人民福祉的深切關懷。
- 尾聯:“願憑謀略消歧路,共築和平萬世榮。” 直接表達了太子的願望和決心。“願憑謀略消歧路”表明太子希望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消除兩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和誤解,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共築和平萬世榮”則描繪了太子心中的理想藍圖,即透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建立長久和平的關係,讓兩國共同繁榮昌盛,世世代代享受太平,展現了太子心懷天下的寬廣胸懷和遠大抱負 。
歸途念
遠涉鄰邦事已休,歸程暮色染心頭。
泥途困旅思安國,驟雨危途念穩舟。
將士同袍情似海,黎民繫念意如流 。
但求社稷千秋固,不負蒼生歲月酬。
太子林恩燦緩緩吟出這首詩,語調沉穩而充滿情感。眾人靜靜聆聽,沉浸在詩的意境之中。
蘇言率先回過神來,讚歎道:“殿下這首詩,從歸途的情境寫起,層層深入,既有對旅途艱難的回顧,又有對國家和百姓的深切關懷,實在是佳作!”
蘇御也點頭稱讚:“‘泥途困旅思安國,驟雨危途念穩舟’,殿下將旅途中的艱難困苦與對國家安穩的思考緊密相連,足見殿下時刻心繫國家。”
蘇倩美目閃爍,滿是欽佩:“‘將士同袍情似海,黎民繫念意如流’,殿下不僅珍視與將士們的情誼,還時刻掛念著百姓,這般胸懷,令人動容。”
慕容軒微微拱手,說道:“‘但求社稷千秋固,不負蒼生歲月酬’,殿下以天下為己任,願為國家和百姓奉獻一切,我等定當追隨殿下,為實現這一宏願竭盡全力。”
皇子林牧認真地說:“皇兄的詩讓我深受鼓舞,我也會努力,與皇兄一同守護社稷,不負百姓。”
太子林恩燦微微搖頭,謙遜地說:“這不過是我心中所想,借詩表達罷了。國家的安定,百姓的幸福,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他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彷彿已經看到了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未來。
這首《歸途念》體現了太子在歸途中的複雜思緒和宏大抱負:
- 首聯:“遠涉鄰邦事已休,歸程暮色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