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太平(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河隴來說,軍政一體是趨勢。兵出於民,民依於府。既有擴軍意願,自然要從財政、民生、經濟等各方面入手。河隴自治,牛皮已經吹出去了,不費朝廷一錢一糧。河隴擴軍,招募軍戶,擇地屯田,雖然能解決一大部分軍隊的糧草吃喝問題,但都督府卻沒有額外入賬。
因為軍戶不稅。
而農戶納稅之後,餘糧便就攥在自家手中。河隴尤其是涼州,早些年餓得太慘,沒有人願意把餘糧拿出來買賣。都喜歡屯糧。
都督府從各州徵收來的稅糧能有多少
能否填滿一座十萬石的倉庫
不能!
大部分的稅糧其實都在各州各縣的府庫中!
不是說藏富於民不好。而是河隴不適合這般模式。
趙碩前年巡視河隴,河西餓殍遍野,亡者無數。州縣各府庫沒放糧賑災放了!但涼州的存糧不夠救災。只能從各府籌調。各州各府調了嗎調了!而且不遺餘力。但餓死的人少了嗎並沒有!
原因便是糧食分散,各州各府反應不靈。等到京畿道救災糧食調入涼州的五月,廓州救災的糧食都還有在路上跑的情況。
救災如此,打仗呢打仗時軍糧調配就及時嗎並不是!
河隴之戰,蒼宣縣第一批軍糧二十萬斤,是庫存軍糧的全部,調入墨宣戰場後,第二批軍糧二十萬斤,是從各鎮籌措的。
費時費力。
河隴如今缺糧嗎不缺!
可真要是在吐蕃忽然不宣而戰,大唐倉促應敵的情況下,能同時往隴右河西兩個前線同時運送各十萬石糧食嗎
一旦遇上大災,河西流民加河隴災民齊聚一州,能保證河隴能連續不斷地供應災糧三個月而不需朝廷支援嗎
一旦軍戶征戰,家中因缺少勞力導致田地荒蕪,河隴能養的起那眼見龐大的人口嗎
趙正一連三問,句句直插趙碩的心窩。
“殿下,軍政一體,首重民生!只有解決了後顧之憂,無論征戰,賑災,撫籍,只要我們手裡有糧,心中便就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