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年 京張鐵路成功通車(第2/3頁)
章節報錯
資金方面卻出現了問題。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財政的拮据,原本撥付給京張鐵路建設的款項被削減了一部分,這意味著一些必要的施工材料可能無法按時購進,工程進度面臨著延誤的風險。葛明心急如焚,他四處奔走,先是向負責鐵路建設的上級部門反映情況,據理力爭,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援。可那些官僚們大多推諉扯皮,對他的訴求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無奈之下,葛明只好自己想辦法。他聯絡了一些曾經留學海外時結識的愛國商人朋友,向他們講述了京張鐵路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目前所面臨的資金困境,希望他們能夠伸出援手。功夫不負有心人,幾位熱心的商人被葛明的誠意和京張鐵路的意義所打動,紛紛慷慨解囊,捐助了一筆款項,暫時緩解了資金危機,讓居庸關隧道的建設能夠繼續順利推進下去。
居庸關隧道終於成功貫通的那一天,工地上一片歡騰。葛明站在隧道口,望著那幽深卻又充滿希望的通道,眼中閃著激動的淚花。這是他們用汗水、用智慧、用不屈的意志換來的成果啊。周圍的工友們歡呼雀躍,他們相互擁抱,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這一刻,彷彿所有的辛苦與磨難都化作了喜悅,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然而,還沒等大家從居庸關隧道貫通的喜悅中緩過神來,八達嶺隧道的難題又擺在了眼前。八達嶺的地勢更為險峻,山巒重疊,形勢險要,要在這裡開鑿隧道,難度比居庸關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外國的一些所謂專家聽聞後,更是冷嘲熱諷,斷言中國人絕不可能完成這樣艱鉅的任務,等著看京張鐵路工程就此夭折的笑話。
葛明面對這些質疑和難題,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再次帶領著團隊,深入八達嶺地區進行更為細緻的勘測。他們沿著山嶺攀爬,滑倒了就再爬起來,手上磨出了血泡,也顧不上疼痛。經過反覆的考察和論證,葛明決定採用“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方案,來解決火車在陡峭山坡上行駛的難題,同時對於八達嶺隧道的開鑿,他創新地提出了中部鑿井法,從山頂打下兩口豎井,分別向兩頭開鑿,這樣可以增加施工面,加快施工進度。
施工過程中,惡劣的天氣也來搗亂。夏日的暴雨傾盆而下,常常沖毀了剛剛搭建好的施工通道,使得材料運輸受阻;冬日的嚴寒則讓隧道內的積水結冰,給施工帶來極大的不便。葛明和工人們一起,在雨中搶修通道,在冰天雪地裡想辦法破冰排水。他們的手腳都被凍傷了,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大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讓京張鐵路順利建成,讓那些看不起中國的外國人瞧瞧,中國人有這個能力!
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八達嶺隧道也在艱難中一步步向前推進著。葛明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工程進度和質量,還要照顧工人們的生活和情緒。有工人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身體吃不消生病了,葛明就親自去看望,安排人送醫買藥;有工人因為工程難度太大,產生了消極情緒,葛明就耐心地開導,給他們講述京張鐵路建成後的美好前景,鼓舞大家計程車氣。
日子就這樣在緊張而又忙碌的施工中一天天過去,隨著八達嶺隧道的貫通,京張鐵路的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接下來就是鋪設鐵軌、建設車站等後續工作了。葛明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依舊每日穿梭在鐵路沿線,監督每一個環節的施工質量。
鋪設鐵軌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當時國內的工業基礎薄弱,一些鐵軌的質量參差不齊,從國外進口的部分鐵軌又價格高昂,而且運輸週期長。葛明決定帶領工人對國內生產的鐵軌進行嚴格篩選和質量檢測,不符合標準的堅決不用,同時他積極與國內的一些工廠溝通,幫助他們改進生產工藝,提高鐵軌質量。
在建設車站的過程中,葛明充分考慮到了實用性和美觀性的結合。他參考了國外一些先進車站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