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年 邊防軍屯發展狀況(第1/4頁)
章節報錯
正統九年,大明的江山看似穩固,可邊境之處卻始終不得安寧。北方的草原上,那些遊牧部族時常如陰雲般聚散,覬覦著大明的肥沃土地與富足物產,時不時便縱馬南下,侵擾邊境的城鎮村莊,燒殺搶掠,讓邊民們苦不堪言,惶惶不可終日。而在這戰火與動盪的威脅之下,邊防軍屯之策愈發顯得重要起來,朝廷期望透過軍屯,既能讓邊防軍隊自給自足,減輕糧草轉運之負擔,又可保邊境有充足的兵力駐守,使其成為一道堅固的屏障,抵禦外敵的侵襲。
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明之初興,令諸將屯兵於邊,且耕且守,以省轉輸。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軍受田五十畝為一分,給耕牛、農具,教樹植,復租賦,遣官勸輸,積穀以充軍餉,至正統間,邊防軍屯規制漸備,然亦多有困厄之處,成效參差矣。”寥寥數語,便道出了這邊防軍屯在當時的大致情形與實施狀況。自明朝初立,便下令讓眾將領帶領士兵在邊境屯田,一邊耕種一邊戍守,以此省去長途轉運糧草的麻煩。在邊境地區,安排三分兵力守城,七分兵力從事屯種之事,內地則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士兵分配五十畝田地作為一份,還會供給耕牛、農具,教導種植之法,免除租賦,派遣官員去督促推動,積攢糧食用來充當軍餉。到了正統年間,邊防軍屯的制度和規則漸漸完備起來,不過也存在諸多困難之處,成效也是參差不齊,也由此為這圍繞“1444年 邊防軍屯發展狀況”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艱辛與希望、關乎著邊境安穩的歷史有了清晰可依的脈絡。
在西北邊境的甘州衛,有一位名叫趙勤的年輕屯軍,年方二十有三,生得身材魁梧,面龐黝黑,那是長期在戶外勞作被日頭曬就的顏色。他本是中原地區一戶農家的子弟,家中遭了災荒,日子過不下去了,無奈之下投身軍旅,被分配到了這甘州衛來參與軍屯之事。趙勤為人忠厚老實,心地善良,只是性子有些木訥,不善言辭,平日裡只知道埋頭苦幹,想著能在這軍屯之中謀個安穩日子,多攢些糧食,也好讓遠在中原的家人能過得好些。至於他最終的結局是好是壞,在這風雲變幻的邊防軍屯歲月裡,也只能隨著命運的流轉方能知曉了。
這日,趙勤如往常一般,天還未亮便起身,簡單洗漱後,扛著農具往屯田的地裡走去。此時的甘州衛,清晨的空氣中還透著絲絲涼意,軍營裡已經有了些許動靜,士兵們陸續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或是戍守任務。
到了地裡,趙勤看到同隊的劉大哥已經在那兒忙活了,便上前打了招呼:“劉大哥,您今日來得可真早呀。”劉大哥抬起頭,笑著回道:“勤弟啊,這春耕時節,可耽擱不得,咱這莊稼種好了,下半年才有糧吃,才能安心守咱這邊境呀。”趙勤點點頭,深以為然,便也跟著忙活起來,翻地、除草、播種,每一個動作都做得極為認真,彷彿這一方田地就是他全部的寄託。
可這屯田之事,並非一帆風順。這年的春雨來得遲,土地乾涸得厲害,種子播下去許久,都不見發芽的跡象。士兵們都有些著急了,紛紛聚在一起商議辦法。
一位老兵皺著眉頭說道:“這老天爺不給力啊,再這麼下去,咱這一年的收成都得泡湯了,到時候沒了糧食,可咋守這邊境呢。”眾人皆是唉聲嘆氣,卻又無計可施。
這時,隊裡的伍長站了出來,說道:“咱們不能就這麼幹等著,得想法子引水灌溉才行。我聽聞離咱這兒不遠有一條小河,咱們可以挖渠引水過來試試。”眾人聽了,覺得有理,便紛紛響應,拿起工具,朝著那小河的方向走去。
趙勤自然也加入了挖渠的隊伍,大家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幹著。那泥土又硬又重,每一鋤頭下去,都費不少力氣,可卻沒有一人喊累叫苦,都想著能早日把水引過來,救活地裡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