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推行馬政改革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朝鮮李朝,馬同樣在軍事、交通等領域有著重要地位。當時朝鮮的馬政主要側重於為軍隊提供戰馬,設有專門的牧馬監等機構,負責馬匹的飼養、繁殖與管理。不過,由於朝鮮的地理環境以及資源限制,馬匹的數量和品種相對有限。在面對周邊局勢時,也意識到需要提升馬政的效率,便開始學習借鑑大明的一些馬政管理經驗,比如改進馬匹的飼養方法、加強對牧馬人的培訓等,期望透過這些舉措提高馬匹質量,增強軍事力量,與大明在馬政改革方面有著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態勢,都是為了更好地應對本國的實際需求。

日本當時處於室町幕府時代向戰國時代過渡階段,各地大名割據,馬在戰爭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各個大名都極為重視自己領地內的馬政,有的會從海外引進優良馬種,試圖改良本地馬匹的品質;有的則透過賞賜駿馬給麾下的武士,來增強他們的忠誠度與戰鬥力。但由於各領地之間缺乏統一的管理與協調,馬政發展參差不齊,不像大明有著相對完善的朝廷統籌下的馬政改革,這也反映出不同政治格局對馬政實施的影響,日本更側重於滿足地方勢力的軍事競爭需求,而大明則著眼於整個國家的綜合發展。

法蘭西王國在中世紀晚期,騎士階層盛行,馬是騎士的重要夥伴,在戰爭、比武以及貴族出行等活動中不可或缺。法蘭西有著自己的養馬傳統和馬政體系,貴族們擁有大量的優質馬匹,並且在各地設有專門的馬場用於繁殖和訓練馬匹。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戰爭形式的變化,對馬匹的需求也在改變,比如需要更多適合長途奔襲、負重運輸的馬匹。法蘭西王國也在不斷調整馬政,嘗試引進新的馬種,改良飼養方式,提高馬匹的實用性,與大明在因實際需求變化而推動馬政改革這一點上有著相似之處,都是為了讓馬匹更好地服務於當時的社會與軍事活動。

奧斯曼帝國在其強盛時期,疆域遼闊,騎兵是其重要的軍事力量組成部分,馬的數量和質量關乎著帝國的軍事優勢。奧斯曼帝國設有龐大且完善的馬政機構,從草原地區大量獲取馬匹資源,同時也注重馬匹的培育和改良工作。他們會挑選優良的種馬與本地馬雜交,培育出更適應不同作戰環境的馬匹品種。在管理方面,有著嚴格的馬匹登記、調配製度,確保馬匹能高效地運用到軍事行動中。與大明的馬政改革相比,兩者都是龐大帝國基於軍事戰略考慮對馬政進行最佳化完善,只是奧斯曼帝國由於其獨特的地域和民族構成,在馬政資源獲取和馬匹品種多樣性方面有著自身的特點,而大明則更注重解決國內馬政的積弊問題,提升整體質量。

義大利半島上的諸多城邦國家,如佛羅倫薩、威尼斯等,雖然不像大國那般有著大規模的軍事用馬需求,但馬在城市的交通、商業運輸以及貴族的社交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城邦國家們注重馬匹的外觀和品種的優良性,常從周邊地區引進漂亮的駿馬用於展示和競賽等活動。同時,為了保障城市內馬匹的健康和秩序,也制定了一些關於馬匹飼養、出行規範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這類似於大明在馬政改革中對馬匹管理規範化的舉措,都是為了讓馬匹在各自的社會環境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地區對馬價值的不同認知和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