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對於整個世界而言,都是極具轉折意義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走到了盡頭。而此時的中國,依舊在動盪與掙扎中艱難前行,內憂外患的狀況並未因世界大戰的即將結束而有所緩和。

國內,自袁世凱倒臺、張勳復辟鬧劇草草收場後,北洋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愈演愈烈,各路軍閥為了爭奪地盤、擴充勢力,戰火燃遍了大江南北,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廢,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經濟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民族工商業在戰火與苛捐雜稅的雙重壓迫下苟延殘喘,傳統的農業生產也難以為繼,饑荒在多地蔓延,餓殍遍野的慘狀隨處可見。

在國際上,儘管一戰的戰火主要在歐洲燃燒,但中國作為參戰國之一,雖未直接參與大規模的前線作戰,卻也被捲入了這場大戰的諸多漩渦之中。先是被列強要求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成為了列強戰爭資源的供應地,而後又在戰後的利益分配等問題上處於極為被動的地位。

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記載:“戊午年,歐戰告終,全球矚目,然吾國仍陷困厄,軍閥亂政,民生維艱,雖戰停於外,而內患未消,時人皆望局勢得變,國家可尋新路,脫此苦境也。”可見,一戰的結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變數,可中國國內的亂局卻依然亟待解決,人們渴望著能在這世界格局變動的大背景下,為國家找到一條通往安定與發展的道路。

葛明,時年四十五歲左右,是一位有著豐富外交經驗的愛國志士,性格沉穩且睿智,對國際局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對國家的命運更是憂心忡忡。早年留學海外,學習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等專業知識,歸國後一直致力於在外交領域為中國爭取權益,期望能透過合理的外交手段,提升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改變國家被列強欺凌的局面。

年初,葛明身處巴黎。作為即將召開的巴黎和會的中方代表團隊成員之一,他肩負著沉重的使命,懷揣著國人的期望,踏上了這片充滿變數的歐洲土地。彼時的巴黎,表面上繁華依舊,可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都是關於一戰結束後的世界格局重塑以及各國在和會上的利益訴求。

葛明和中方代表團的其他成員們每日都在緊張地籌備著,他們蒐集各方資料,分析各國立場,試圖制定出最有利於中國的談判策略。葛明深知,這次巴黎和會對於中國來說,既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咱們這次去和會,一定要據理力爭,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收回來,那本就是咱們中國的,絕不能再讓列強隨意瓜分了。”葛明在代表團的內部會議上,神情嚴肅地說道。

“是啊,可列強向來不把咱們放在眼裡,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難啊,咱們得準備充分才行。”一位同事無奈地嘆了口氣回應道。

在緊張的籌備過程中,葛明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負責與一些歐洲的民間團體以及部分中立國家的代表進行溝通交流,試圖爭取更多的國際輿論支援。他穿梭於巴黎的各個社交場合、學術研討會等地,向人們講述中國在一戰中的貢獻以及山東問題的歷史緣由,希望能喚起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之心。

有一回,葛明參加了一個由歐洲學者組織的國際事務研討會。會上,各國代表們紛紛發言,討論著戰後的秩序重建等問題。當輪到葛明發言時,他站起身來,用流利的英語說道:“各位先生們,女士們,中國作為一戰的參戰國,雖未派遣大量軍隊赴歐作戰,但我們為協約國提供了眾多的勞工,他們在戰爭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甚至犧牲了生命。如今戰爭結束,中國理應收回被德國侵佔的山東權益,這是公平與正義的要求,希望各國能尊重中國的合理訴求。”

他的發言贏得了部分與會者的掌聲和認可,但也有一些來自列強國家的代表,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私下裡還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