懾,可也需謹防那等酷吏藉此濫用刑罰,造成冤假錯案呀,臣以為,在加重處罰的同時,也當明確律法的細則,讓那執法之人有法可依,不可隨意曲解才是。”

朕聽了,覺得甚是有理,點頭道:“卿家所言極是,朕怎可因噎廢食,這律法既要嚴,又要明,絕不能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鑽了空子。”

在這更定律法的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朝中大臣們各有各的想法,有時為了一個條款,便能爭論許久。

就拿那禮律來說,禮部的官員們對於一些禮儀規範在律法中的體現,有著不同的見解。

一位禮部侍郎說道:“陛下,臣以為,這祭祀之禮,關乎對祖宗、對天地的敬重,當在律法中加重對違背祭祀禮儀行為的懲處,方能讓百姓重視起來呀。”

另一位禮部官員卻反駁道:“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百姓多忙於生計,若對祭祀禮儀懲處過重,怕是會讓百姓不堪重負,且這祭祀之事,重在心意,律法中適度規範便可,無需太過嚴苛呀。”

兩人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朕坐在龍椅上,聽著他們的爭論,心中也是無奈,這律法涉及方方面面,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量,想要達成一致,著實不易呀。

朕拍了拍龍椅扶手,說道:“都莫要再爭了,此事朕再斟酌斟酌,既要讓禮儀得以傳承,又不能讓百姓為難,總會尋得一個合適的法子。”

隨著時日的推移,這《大明律》的更定也在一點點推進著,朕時常審閱那擬定好的條款,看著那一行行文字,心中滿是對這大明江山的期許,盼著這律法能成為守護大明的利器。

有一回,朕看到那兵律中關於邊防軍隊管理的條款,覺得有些地方還不夠完善,便召來兵部尚書,問道:“愛卿,如今這北方邊境時有蠻夷侵擾,這兵律中對軍隊的操練、戍邊職責等規定,是否能確保我軍應對自如,保我大明邊境安穩吶?”

兵部尚書趕忙回道:“陛下,臣等已參照過往的經驗以及如今的實際情況,對兵律做了諸多完善,不過這邊防之事,變化無常,臣以為還可再根據實際的軍情,適時做些調整才好。”

朕說道:“嗯,愛卿所言有理,這兵律不可一成不變,需得靈活些,要讓我大明的軍隊時刻保持警惕,有能力抵禦外敵,此事便交由你等繼續用心去辦。”

而在各地的官府衙門裡,官員們也都在關注著這《大明律》更定的訊息,畢竟這律法施行起來,他們便是那直接的執行者。

有個知縣對身邊的師爺說道:“師爺啊,這朝廷要改律法了,咱可得好好學學,日後審案子、管地方,都得按新律法來,可不能出了差錯呀,不然丟了這烏紗帽事小,要是觸怒了聖上,那可就完了。”

那師爺點頭稱是,說道:“大人說得對,這律法的變化,咱可得時刻留意著,我聽說這次更定,那可是方方面面都涉及了,咱還得多琢磨琢磨才行呢。”

時間慢慢過去,這《大明律》的更定終是有了個大致的模樣,朕看著那厚厚的律法卷宗,心中既欣慰又謹慎,欣慰的是這律法總算更定完成,能更好地服務於這大明瞭,謹慎的是,這律法一旦施行,關乎著萬千人的命運,容不得半點差池。

朕再次召集大臣們,說道:“諸位愛卿,這《大明律》更定已畢,朕希望爾等能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同時也要督促各地官員,讓這律法能在我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上施行開來,若有那陽奉陰違、故意違反律法者,朕定不輕饒。”

大臣們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隨著這更定後的《大明律》頒行天下,整個大明都受到了影響。

在商業領域,那原本有些混亂的市場交易,因著律法對契約、價格、賦稅等方面的明確規定,漸漸變得有序起來,商人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