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章 年 書院發展好,盼有人施捨(第1/4頁)
章節報錯
《書院興衰記:求施之途》
大明萬曆七年,歲次己卯,公元1579年,山河依舊,歲月悠悠,大明朝的天下,在這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象下,實則湧動著諸多變化的暗流。
彼時,天下文風昌盛,書院林立,仿若繁星點綴於這廣袤的華夏大地。在江南之地,更是有著諸多聞名遐邇的書院,那白牆黛瓦,隱匿於青山綠水之間,傳出的朗朗讀書聲,似是奏響了一曲求知的樂章。而這其中,又以應天府的崇正書院頗為出眾,其匯聚了四方的飽學之士與莘莘學子,在這一方水土上,傳承著聖人之道,培育著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
在這崇正書院中,有一位名叫徐文淵的老夫子,年逾五旬,一生痴迷於學問,自幼便熟讀經史子集,弱冠之年便入了這書院,從學子一路做到了如今的授課先生,將自己的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這書院。他身形清瘦,一襲青衫,目光中透著儒雅與睿智,平日裡總是手不釋卷,對那諸般學問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徐文淵所居的小院,就在書院的一隅,屋內陳設簡單,除了滿架的書籍,便是那一方書桌,桌上筆墨紙硯擺放有序,見證著他日夜勤勉的治學時光。這日,徐文淵正在房中翻閱古籍,看到一處關於書院發展的記載,不禁輕聲誦讀起來:“書院之設,所以講明義理,造就人材,裨助風教,其於國家化民成俗之意,關係最重。”這話語出自前朝的文獻,卻也道出了書院存在的重大意義,徐文淵對此深以為然,可當下這書院的境況,卻讓他憂心忡忡。
原來,這幾年雖書院整體發展向好,各地新建的書院數量也有所增加,可這崇正書院卻面臨著諸多難題。一來,學子日益增多,那原有的房舍已顯得頗為侷促,不少學子只能幾人擠在一間狹小的屋子中,讀書休憩皆受影響;二來,書院的藏書雖說豐富,可隨著學問研究的深入,諸多學子渴望能有更多新的典籍以供研讀,而購置書籍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再者,書院的日常用度,諸如筆墨紙硯、柴米油鹽等,也因物價的上漲,讓那原本就不寬裕的經費愈發緊張起來。
徐文淵深知,若想讓書院繼續良好地發展下去,必須得尋些法子籌措經費,可這又談何容易呢。他也曾與書院的幾位執事商議過,有人提議向官府求助,可當下官府的賦稅多用於邊防、水利等大事,能撥給書院的實在有限;也有人說讓學子們自籌,可大多數學子家境也並不富裕,能拿出的錢財只是杯水車薪。思來想去,似乎只有向那些富戶、鄉紳們尋求施捨這一條路了。
一日,徐文淵召集了書院中幾位年長的先生和執事,在那書院的議事堂中商討此事。眾人圍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徐文淵率先開口道:“諸位同仁,如今書院的難處大家也都知曉,若不想些法子,恐這諸多學子的學業都要受影響啊。我想著,咱們可否去拜訪一下城中的那些富戶,向他們訴說書院的境況,盼著他們能發發善心,施捨些錢財,也好解這燃眉之急呀。”眾人聽了,皆是點頭,可又面露難色,一位執事嘆道:“徐夫子,這主意雖好,可那些富戶們大多看重的是那實打實的好處,咱們書院雖說是教書育人的清淨之地,可在他們眼中,怕是比不上那能生財的買賣呀,想要讓他們掏錢,可不是易事吶。”
徐文淵微微皺眉,卻依舊堅定地說道:“即便難,咱們也得試試呀,為了這書院的將來,為了這些學子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眾人見徐文淵如此堅決,便也紛紛應和,當下就商定了幾戶城中頗有財力且平日裡還算熱心公益的富戶,準備先去拜訪一番。
這日,徐文淵帶著書院的兩位執事,來到了城中首屈一指的富戶王員外家。那王家的府邸,朱門大戶,雕樑畫棟,盡顯奢華。徐文淵等人上前遞了拜帖,等了半晌,才被僕人引進了府中。見到王員外,徐文淵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王員外,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