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中國依舊處於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艱難時局之中。北洋軍閥混戰的戰火持續燃燒,各路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你爭我奪,使得山河破碎,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城鎮鄉村屢遭戰火侵襲,房屋被焚燬,農田荒蕪,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的慘狀隨處可見。

經濟方面,民族工商業在軍閥的橫徵暴斂以及列強的經濟侵略雙重壓迫下,艱難地維持著生存,傳統農業更是遭受重創,糧食產量銳減,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農民們幾乎被榨乾了最後一絲血汗。

在思想文化領域,新文化運動的浪潮雖已漸漸平緩,但它所傳播的民主與科學觀念依舊深入人心,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更為廣泛且深入,各地的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此起彼伏,然而,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單靠共產黨自身的力量想要迅速改變現狀,依舊困難重重。

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記載:“癸亥年,中共審時度勢,於廣州召開三大,共商合作之策,期聯合各方力量,破當下困局,為革命尋新機,謀新途,其決策影響深遠,關乎國運也。”可見,中共三大的召開,在這樣複雜嚴峻的時代背景下,承載著重大的使命,旨在透過制定合作策略,匯聚更多的力量,為中國革命開闢出一條更為寬闊、有效的道路。

葛明,時年三十五六歲,是一位沉穩睿智、有著敏銳洞察力的共產黨員,性格內斂但內心充滿熱忱。早年投身革命事業,參與過諸多工人運動的組織工作,在與工人群眾的接觸中,深刻體會到了他們所遭受的苦難以及對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望,也深知共產黨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年初,葛明身在上海,彼時的上海,雖然表面上依舊繁華熱鬧,有著“十里洋場”的紙醉金迷,但在那繁華背後,卻是無數底層人民的痛苦掙扎。葛明穿梭在各個工廠之間,繼續深入工人群眾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鼓勵他們團結起來抗爭,同時也在默默關注著國內局勢的變化,等待著黨組織下一步的指示。

有一次,葛明在一家紡織廠給工人們做宣傳時,一位老工人拉著他的手,滿是滄桑的臉上透著無奈與悲憤,說道:“葛同志啊,咱們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軍閥和那些洋老闆把咱們壓榨得死死的,光靠咱們自己的力量,啥時候才能熬出頭啊?”

葛明握緊老人的手,目光堅定地回應道:“大爺,您放心,咱們黨正在想辦法呢,一定會找到一條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的路,咱們只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就在這時,葛明收到了黨組織的通知,讓他前往廣州參加即將召開的中共三大。接到通知後,葛明心中既激動又忐忑,他深知這次會議對於黨和革命事業的重要性,當下便開始著手準備前往廣州的行程。

從上海到廣州,路途遙遠且並不太平,軍閥割據導致各地關卡林立,盤查嚴格。葛明喬裝成一名普通的商人,帶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南下的旅途。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避開軍閥的巡邏隊,有時乘坐破舊的馬車,有時徒步穿越山林小路,歷經艱辛,終於抵達了廣州。

廣州,這座充滿革命氣息的城市,街頭巷尾都能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葛明來到黨組織安排的住處後,便迫不及待地與其他陸續趕來的同志交流起來,大家都對這次會議充滿了期待,紛紛分享著自己在各地工作時的所見所聞以及遇到的問題。

在會議召開前的幾天裡,葛明和同志們一起參與到會議的籌備工作中。他們整理各地黨組織送來的工作報告,分析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的開展情況以及與其他黨派、團體合作的可能性,為大會的討論提供詳實的資料和案例。

1923年6月12日,中共三大正式開幕。葛明懷著崇敬與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會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