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國內局勢處於“文化大革命”的特殊階段,多年的動盪使得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受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經濟瀕臨崩潰邊緣,工業生產混亂,鐵路運輸不暢,農業發展也面臨諸多阻礙,許多地方的正常秩序無法維持,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機構的工作受到極大干擾,人民群眾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

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著:“乙卯年,‘文革’亂局已久,國之諸事皆受其害,經濟頹靡,生產無序,民生多艱,值此困厄之時,整頓工作有序開展,期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重歸正軌,再圖發展也。”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鄧小平同志臨危受命,開始主持黨、政、軍的日常工作,並著手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工作,試圖扭轉混亂局面,讓國家的各項事業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

趙整頓,三十五歲,是一名在鐵路系統工作多年的基層幹部,他出身於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從小就對鐵路有著深厚的感情,看著父輩們為了鐵路建設和運輸事業默默奉獻,他也立志長大後要投身其中,為保障鐵路的順暢執行貢獻力量。他性格堅毅,做事認真負責,在鐵路系統裡口碑很好,平日裡對工作中的任何問題都絕不馬虎,總是想盡辦法去解決,深受同事和上級的信賴。

當整頓工作的指示傳達到鐵路系統後,趙整頓所在的單位迅速行動起來。整個鐵路系統當時可謂是亂象叢生,運輸效率低下,排程時常混亂,一些路段因為裝置維護不及時,故障頻發,導致列車晚點甚至停運的情況屢屢發生,嚴重影響了物資運輸和人員出行。

趙整頓所在的部門負責一段重要鐵路幹線的運營管理,他深知這段鐵路對於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對這次整頓工作格外上心。

起初,單位組織大家學習整頓工作的相關檔案精神,趙整頓聽得格外認真,他心裡明白,這是改變現狀、讓鐵路恢復生機的難得機會。

“同志們,咱們鐵路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再不整頓,那影響的可不光是咱們自己的工作,整個國家的發展都得受拖累啊,咱們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這次整頓工作落實好。”趙整頓在部門會議上,神情嚴肅地對同事們說道。

整頓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摸清底數,搞清楚到底存在哪些具體問題。趙整頓主動請纓,帶領著一個小組,沿著鐵路線,一個站點一個站點地去排查,一臺裝置一臺裝置地去檢查,詳細記錄下每一處故障隱患、每一個管理上的漏洞。

他們經常是天不亮就出發,沿著鐵路線步行,有時候一走就是一整天,餓了就啃幾口乾糧,渴了就喝幾口隨身攜帶的水壺裡的水。

有一次,在檢查一個偏遠小站的道岔裝置時,趙整頓發現道岔的轉換裝置有些卡頓,這要是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導致列車脫軌的重大事故。

“這可不行啊,這麼大的安全隱患,必須馬上解決。”趙整頓皺著眉頭說道。

可小站的工作人員卻無奈地說:“趙幹部,我們也知道這有問題,可現在維修零件短缺,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呀。”

趙整頓二話不說,立刻聯絡了上級部門,說明了情況的緊急性,經過多方協調,終於在最短的時間內調來了所需的零件,他又親自上手,和小站的維修人員一起,對道岔裝置進行了維修除錯,直到裝置能夠正常運轉,他才鬆了一口氣。

在排查問題的過程中,趙整頓還發現了不少管理方面的亂象,比如一些工作人員紀律鬆散,交接班不規範,對工作流程執行不嚴格等等。

回到單位後,他根據收集到的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整改方案,從加強人員培訓、規範工作流程、強化紀律要求等多個方面入手,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然而,方案的推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部分工作人員已經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