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五年,大明的天下正沉浸在一片蓬勃向上的氣象之中。成祖朱棣以其雄才大略,開疆拓土,讓這大明的山河愈發穩固,百姓的生活也漸趨安穩富足。京城之中,街巷繁華,商旅雲集,處處透著盛世之象。而在這一片祥和背後,文化的傳承與匯聚,亦成了朝廷極為看重之事,欲要將古往今來的諸多典籍、學識匯聚一處,編撰成冊,以彰顯大明的文化昌盛,也為後世留下無盡的智慧寶藏。

《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元年七月丙子,上諭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曰:‘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採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爾。嘗觀《韻府》《回溪》二書,事雖有統,而採摘不廣,紀載太略。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由此可見,成祖朱棣對於編撰《永樂大典》這一宏大工程早有謀劃,立意深遠,期望能將天下各類書籍中的知識盡皆收錄,便於查閱,這無疑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文化壯舉,而解縉,作為這一工程的主持者之一,肩負著極為重大的使命,也為圍繞“1407年 《永樂大典》編纂進展 我是解縉”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艱辛與智慧、關乎文化傳承的歷史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便是那解縉,字大紳,生得面容清瘦,卻透著一股儒雅之氣,雙目炯炯有神,彷彿藏著無盡的學識與才情。自幼便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對那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皆有涉獵,且頗有自己的見解,年紀輕輕便入朝為官,憑藉著自己的才學,頗受聖上青睞。我為人耿直,心中有話便不吐不快,雖深知這性子在官場中或會招來禍端,可就是改不了,只想著憑藉自己的滿腹經綸,為這大明的文化事業添磚加瓦,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功績來。

這《永樂大典》的編撰工程,自永樂元年聖上提出設想後,便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了。我召集了諸多翰林學士、文人墨客,在京城的文淵閣中開始了這浩繁的工作。文淵閣內,書架林立,各類書籍堆積如山,眾人每日便穿梭其間,翻閱、摘抄、分類,忙得不可開交。

起初,進展還算順遂,眾人皆是滿懷熱忱,想著能參與這等偉大的文化工程,那可是無上的榮耀啊。我將眾人分成不同的小組,有的負責收集經部的書籍資料,有的專注於史部,還有的涉獵子集等各類雜學,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我時常在各個小組間巡查,看著那一本本珍貴的典籍被翻開,學者們認真地記錄著其中的內容,心中滿是欣慰,想著若是這《永樂大典》編成,那可真是功在千秋啊。

一日,我正在檢視經部小組的編撰情況,那負責的劉學士過來,一臉愁容地說道:“解大人,這經部的書籍實在是繁多,且各家註解各異,咱們該以何種標準來選取收錄啊,若是都收錄,篇幅怕是太過冗長,可若有取捨,又怕遺漏了重要的見解,這可如何是好呀?”

我聽了,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劉學士,此事確是棘手,然聖上既要求咱們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那便儘量多收錄些,只要是有價值的註解,皆可錄入,莫要怕篇幅長,咱們這是在為後世留存文化火種呀。”

劉學士聽了,點點頭,說道:“大人所言極是,只是這工作量著實太大了,還望大人多給些時日才好。”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無妨,這工程本就浩大,急不得,只要大家用心去做,總能完成的,你等若有難處,儘可與我言說。”

在這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畢竟這眾多文人聚在一起,難免會有意見不合之時,有時為了一個詞條的收錄、一種分類的方式,便能爭論上半日。

有一回,史部的兩位學士,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