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盤。

為什麼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跟《法華經》本身所到之處,都應該起塔供養起來?因為,“當知是處”,他所到的地方,就是三世諸佛成佛的道場。三世諸佛為什麼成佛?因為受持《法華經》,他通達一心三觀,然後破無明證法身。諸佛為什麼能夠轉大法輪?也是因為他成就法身才轉法輪。那麼諸佛為什麼能夠進入大般涅盤,受用常樂我淨?也是因為受持《法華經》,破無明證法身而得成就。所以《法華經》是成道、說法跟涅盤的道場。

當然這個境界很高,其實《法華經》是所有修行的道場。

比方說,它也是拜懺的道場。你拜懺的時候,難道你不把罪業拉到一念心性來修止觀嗎?

它也是往生的道場。你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臨終的正念,我們不可能成就事修的清淨。我說過,事修的清淨那是不可能,你不可能修到一點妄想都沒有,不可能。同樣都有妄想,那為什麼他能夠保持正念,你保持不了正念呢?就是理觀,就是誰能夠不隨妄轉。

就是說,臨命終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打很多妄想,一定都很多妄想的,但是有些人走得過去,有些人走不過去,就這樣子。不是說,欸,這個人往生了,他臨終一點妄想都沒有。不可能的。凡夫不可能不打妄想,這個不合乎真實相。你除非是阿羅漢,他的見思煩惱全部脫落了。我們一個帶業往生的怎麼不打妄想呢?

但是,他打妄想,他怎麼不受影響呢?他是有理觀智慧,他安住清淨心,他從清淨心看妄想,如夢如幻。你不要管它就好。印光大師常常講,“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妄想是這樣子,你把它當真,它果然就力量很大;你看它如夢如幻,它果然就如夢如幻。它就這麼回事。重點是你怎麼看待這個妄想,而不是妄想本身。就是,妄想對你的影響力是你決定的。你說,欸,這個妄想不行,我一定要處理,那這個妄想就主導你;你說這個妄想不能處理,師父說不能處理,妄想只能放下,你就過去了。

所以,重點不是妄想,重點是你怎麼看待妄想。這個關鍵,這是考驗你智慧的時候。所以說,你修《法華經》,它是你拜懺的道場,你拜懺用得到它。你往生也用得到它,你到了極樂世界還用得到它,你成佛也用得到它。

,!

所以諸位!你學了《法華經》以後,你可以說一勞永逸,你從現在到成佛以後,全部用得到它,都不用改變法門。從你現在開始,業障凡夫,到你往生以後,到你成就初地,到你未來要普門示現,你還得用一心三觀來普門示現。最後你度化眾生,你還是要把你以前學的一心三觀的東西拿出來,即空即假即中,才有辦法現身說法,你用空性不行的。所以它是整個成佛的道場、說法的道場、般涅盤的道場,當然也是往生的道場。

丁二、重頌 分二:戊一、頌如來神力;戊二、頌稱歎勸持

我們看丁二的“重頌”。

戊一、頌如來神力

重頌當中,先看戊一的“頌如來神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 住於大神通

為悅眾生故 現無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無數光

為求佛道者 現此希有事

諸佛謦欬聲 及彈指之聲

周聞十方國 地皆六種動

這第一段,講到“佛現神力”。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依止大悲心,為了救拔眾生而來到世間的這些十方諸佛、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安住於大神通當中。為了什麼要顯神通呢?“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