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108集《妙法蓮華經》(第1/8頁)
章節報錯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百四十九面。這一科,我們前面講到約喻廣嘆,佛陀跡門的智慧即將結束,佛陀就讚歎《法華經》的一心三觀的智慧。
佛陀怎麼讚歎呢?他用譬喻的方式來讚歎。他說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在征戰的過程當中是如何去賞賜他的兵將。一般性的賞賜,就賞賜他一個個別的東西,田宅、珍寶、象馬車乘等等。只有特殊的大功勞的,他才把他頭頂上的摩尼寶珠賞賜給他。
其實佛陀的賞賜也是這個方式。很多人進入了佛法,但是得到了不同的賞賜。有些人在佛法當中修了一輩子,得到三生的福報,他滿心的歡喜。他每天五點起來做功課,每天參加拜懺,做早晚功課,修五戒十善,得到三生的人天福報,他也是滿心的歡喜。這是佛陀給他的賞賜。佛陀只有在特殊的善根的情況下,才會把他心中的摩尼寶珠賞賜給這個人。為什麼呢?最後這段經文就講清楚,佛陀為什麼不把《法華經》的摩尼寶珠隨便賞賜呢?這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多怨難信。《法華經》的一心三觀,好是好,但是你很難相信。不相信也就罷了,你還毀謗,就造口業。這第一個。因為我們凡夫喜歡向外追求,你現在要他迴光返照,你嚴重違揹他的思考模式。他來三寶是要來求東西的,求福報,求智慧,求安樂。他的核心就在一個“求”字,你現在要他迴光返照,他就毀謗你了:我有什麼好迴光返照的,我一天到晚都是妄想。是吧?所以,他很難相信,他也就毀謗。這第一個,他善根不夠,所以不能隨便賞賜,否則就害了他。
第二個,它是諸佛的秘密之藏,它就很難講清楚說明白。比方說禪宗的公案,二祖見到初祖,二祖說,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初祖也沒有叫他去拜懺,也沒有叫他去唸佛,沒有給他施設任何法門,他說,你把那個躁動不安的心拿出來。結果他一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了。初祖面對二祖,沒有講一個法門,他也沒有講四諦,也沒講十二因緣,也沒講六度,通通都沒有,他只做一件事情:把你妄想中的摩尼寶珠找出來。好了,三祖遇到二祖也是這個道理。三祖說,弟子業障深重。二祖說,誰綁住你了?他迴光返照。沒有人綁住你啊。覓心了不可得!
這個地方說明一件事情,我們所有的障礙,來自於妄想、業力,佔一半。就是果然是有妄想,果然是有業力,佔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你智慧不夠,你不知道怎麼處理,就讓業障更厲害。就是說,業障是客觀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業障。說實在,每一個人在生死輪迴打滾到現在,誰都沒有比誰好。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業障對他的傷害能夠降到最低呢?因為他有智慧。就是說,今天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是業障深重,但是為什麼有些人他表現出來,看不出他有業障呢?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法寶,能夠跟業障保持一個隔離,離一切相。但這個法寶,難就難在它很難講清楚,“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你只能說即空即假即中,又清淨,又具足。所以,就是說,同樣的業障大海,這個真如法門是怎麼樣?秘密之藏,這是諸佛最難講清楚的一個微妙的法門。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它很難相信;第二個,它很難說清楚。所以佛陀不妄宣說。這兩個理由。當然就看你的善根了。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行法;壬 二、頌嘆經
我們看辛二的“重頌”。這段重頌是誓願安樂行的重頌。分兩段。
壬一、頌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贊經
這段是“超頌行成”。我們今天一方面修一心三觀,把心從顛倒妄想而調到一心真如,理觀;然後配合四安樂行。那有什麼好處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