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11集《妙法蓮華經》(第2/9頁)
章節報錯
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們不能執理廢事。雖然我們憶佛唸佛就跟彌陀的法身功德感應道交,“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但是如果你沒有往生,你的現實狀態——娑婆世界就是沒有應身佛出世。所以,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才可以跟阿彌陀佛同一個時空,同一個環境,然後慢慢地成長。所以對我們凡夫來說,本門他的好處是隨時都在,跡門就是現身說法,所以這兩個對我們都很重要。
前面的十四品,我們講完了跡門的釋迦牟尼佛這一代的現身說法,我們作一個總結,就是會權入實,建立一佛乘的思想。以下正式地講到本門的功德。佛陀講本門的功德,他的一個內涵,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是怎麼樣成佛的,沒有講,而是假借他的本門弟子,就“從地湧出,住在空中”。
這些本門弟子出現的時候有兩個特點:第一點,功德具足。我們前面看到本門弟子出現的時候是大神通、大智慧、大福德莊嚴,那都是久修的法身菩薩。第二點,這些本門弟子,這種大功德莊嚴的弟子,對釋迦牟尼佛是事以師禮,用事師長的態度去恭敬釋迦牟尼佛。這表示說,這些本門弟子跟釋迦牟尼佛是有師生關係的。
所以,他一方面功德莊嚴,一方面事以師禮,也就引起了釋迦牟尼佛這一期教化的跡門弟子的疑惑了:就是這些大功德的莊嚴的法身菩薩,到底跟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結下什麼因緣?由這當作一個發起,發起序。
戊一、此土菩薩疑問 分二:己一、長行疑念;己二、偈頌正問
我們看彌勒菩薩代表大眾提出疑問。疑問裡面有兩段,先看此土菩薩的疑問,後面再講到他土菩薩的疑問。此土菩薩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應化以後……這些菩薩當然不是這一期成就的。其實,真正釋迦牟尼佛跡門的弟子是聲聞眾,就是這一期的這些舍利弗、目犍連尊者等,從一個生死凡夫、外道開始學佛,到證得阿羅漢。那麼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早就是菩薩了,他們是來親近釋迦牟尼佛的應身佛,所以也算是此土的跡門弟子。那麼彌勒菩薩就代表這些所有的跡門弟子提出疑問。疑問裡面分成兩段:第一段,長行的疑問;第二個,是重頌。
己一、長行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我們先看長行方式的疑念。就在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在空中現前,然後用身口意去供養釋迦牟尼佛以後,這個時候,彌勒菩薩以及法會當中的本土的八千恆河沙的菩薩,心中共同有兩個疑惑:
第一個,“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我們知道,這些大菩薩,法身菩薩,都不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的,但是他們是在這個時候來親近釋迦牟尼佛,聽他說法,來輔助釋迦牟尼佛的跡門佛的教化。那麼這些法身菩薩他們是怎麼樣?他們是可以“千百億化身”的,所以他們不是隻有親近釋迦牟尼佛,他們經常是遨遊在十方世界,親近十方諸佛。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出現,就是說,即便我們這些法身菩薩,長時間地親近十方諸佛,但是卻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甚至於也沒有聽過他的名號。不見其人、不聞其名,這個很特別。這第一點。為什麼都沒有見過這個人,也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號呢?這第一個,這問人。
第二個,問事。這些法身菩薩,從地湧出,住在世尊前,對世尊合掌供養,問訊如來,事以師禮,那是為何而來?
第一個問人,從何而來?第二個問事,為何而來?問兩件事情。
這個時候,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