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107集《妙法蓮華經》(第2/8頁)
章節報錯
我們要注意的。而這個是整個《法華經》的因地的修學,就是把生命迴歸到原始點。這個時候,我們一念心性,就站在佛陀的同一個立足點來修行。那叫做什麼?那叫做心力不可思議。
諸位!你的修學,你是用兩種力量在修學。你拜懺的時候,你知道你能拜懺的心不可思議,所修的懺法不可思議;你念佛的時候,你知道你能唸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而別人只有一種力量。所以,你不學《法華經》,你的修學就永遠是一種力量,一種力量在修學。
而修《法華經》不是。他內觀真如,把自己的心調到佛陀的心,然後呢,外順彌陀。所以,這樣子就形成一個所謂的《法華經》的經題——“妙法”蓮華經,你就是一種蓮花式的修學。表面上有蓮花的莊嚴跟芬芳,這就是權法;但是實際上,我們內心裡面多了一種真實、飽滿的蓮子。所以它就是一種權法跟實法的相互作用。
講一個譬喻。比方說,我們今天是一個在外面流浪的窮子。雖然我們是窮子,我們也想要離苦得樂。所以我們遇到三寶以後,開始在三寶裡面打工。你喜歡拜懺,你就拜懺;你喜歡做義工,你就做義工;有些人喜歡持戒,他一輩子就以持戒為他的修學。那沒關係。但是你不學《法華經》有什麼問題呢?你就站在一個流浪的窮子的角度去打工,你憑仗的是你的體力。諸位!你一個人的體力打工所賺到的錢,只能夠滿足你一日的溫飽,你每天都要賺。你只要一天不做功課,你就發覺你“弟子心不安”了,因為你用權法。如果我們今天換一個思考——我們不就是要離苦得樂嗎?不要急著打工,先回家。我們應該先回歸到我們的家族,繼承家業,再用我們家族的財產去做貿易,這樣子所得到的資糧那絕不是一日溫飽了。因為你今天變成是,既有法力不可思議,你內在又有一種自性功德力的加持,你有家族的財力的奧援。
所以,諸位!《法華經》的思想就是說,讓你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消除最大的罪障,讓你在很短的時間裡創造廣大的功德。它等於是一個修行的捷徑。但是前提是,你要掌握這種方法,怎麼樣能夠把眾生的知見很快地轉成佛陀的知見,就是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空掉妄想;即假,就是開顯你自性的本具的功德。然後怎麼樣?然後相信這件事情,信解,承當它。就相信:我雖然打妄想,但是妄想是後來有的,是因緣所生法,不是我的本來面目。你要真實地相信這件事情,然後承當它,安住它。
這個就是整個《法華經》跡門的修學思想,就是所謂的開顯佛慧。這個就是佛陀的智慧。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為他在因地當中找到了佛心。你因地找錯了,你後面就很糟糕。你找到的是一團沙,你不可能變成黃金的。你必須是一個金礦,你才有可能慢慢提煉變成黃金。
這個理觀的智慧當然是正修了,但是佛陀又講了一個助行,就是<法師品>裡面的五種法師。因為這個理觀它很難相續,它是不思議境,所以佛陀要我們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特別是讀誦。你不斷地讀誦、不斷地讀誦,不斷地強行告訴你自己:我的心跟佛陀的心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我要相信這件事情。就是把心帶回家。
這五種法師是第一個助行。
第二個,佛陀為了末法時代的凡夫菩薩,又講了另外一個助行,叫做四安樂行,來保護我們的理觀的善根。我們凡夫的理觀是很難成就,很容易破壞。那麼怎麼保護呢?
第一個,身安樂行。佛陀劃出一個標準,就是你要經常讓你的身業保持調柔寂靜,所以你要遠離十種過失,包括百官、屠夫、淫女,包括沙彌小兒這種未成年的小孩子,你都要遠離,因為妨損你的道業。跟這些人在一起,就破壞你身業的調柔寂靜,你整天躁動不安,你就很難修止觀了,就是止觀修成了也很容易被破壞。所以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