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只顧著趕路,只喝了兩口水,滴食未進,早已經飢腸轆轆所以馬車一駛進縣城,老蔫叔就直接趕著車來往前走,尋找買吃食的路邊小攤處,打算先將肚子填飽。

特殊時期已經結束,早已經開始改革開放,雖然有些政策還沒有放開,但是向在路邊擺個攤賣些東西什麼的還是沒問題的。因此,這路邊買東西的小攤就漸漸的多起來。

在一處路邊邊小攤停下來,將馬車在路邊停好,兩人走到賣吃的小攤前,找一張小桌坐下。這出小攤,擺著四五張桌子,周圍擺著一些圓木凳。其他的桌子上都已經坐滿了人,上面擺滿飯菜,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林琿不停地出溜鼻子,嘴裡流出口水來。

兩人點了一盆湯,幾個大大的白麵饅頭,用手一捏很結實,都是貨真價實的。哪像以後那樣,看著挺大的一個饅頭,用手一捏就只剩下一般大小。

沒一會湯和饅頭就到上桌,早就餓的不行的林琿,趕忙的抓起饅頭大口的吃起來。由於吃的有些急,他差點就被饅頭給噎著,喝了一大口湯才給壓下去。

老蔫叔看著他猴急的樣子,咧嘴笑笑,也拿起饅頭不緊不慢的吃起來。很快桌上的饅頭和湯就被兩人給吃的一滴都不剩。

他們也不敢剩,糧食在農民的心目中可是很重要的,辛苦一年的才勉強收穫供一家人填飽肚子的糧食。因此,農民們都很珍惜糧食,浪費一粒糧食都能夠讓他們心疼好久的。

吃完飯,一算賬這頓飯兩個人才花了八毛錢。老蔫叔從懷裡掏出帕子,小心翼翼的開啟,從裡面數出八毛錢,遞給攤主,然後又將剩下的錢包好塞回懷裡。

接下來,老蔫叔要去找他住在城裡的老朋友,林琿要去賣人參,就沒跟去,約定後在百貨商店的門口碰面。

按著老蔫叔的指點,他自己一人向著藥店方向走去。

………【第十八章賣參】………

第十八章賣參

“同人堂?同仁堂?”林琿站在一座臨街的平房前,上面掛著一塊牌匾,寫著這家店鋪的名字,顯然是一家藥鋪。只是他來的時候曾向老蔫叔打聽過了,這家店是縣城裡最好的藥店。

他沒想到的是這家藥店的名字這麼有個性,使他想到大名鼎鼎的同仁堂。不過,顯然他不是,只不過讀音相同罷了。

提起中藥,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會想到這“同仁堂”三個字。

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藥室,同仁堂藥鋪,是樂顯揚建立於中國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藥店。其服務宗旨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歷代同仁堂人堅持“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四大製藥特色,生產出了眾多療效顯著的中成藥。是國內最負盛名的老藥鋪,歷經數代、載譽300餘年。

剛剛看到藥鋪的名字的時候,他被這個很有特色名字給弄的啼笑皆非,這明顯是李鬼冒充李逵,不瞭解情況的人,還真的會以為著個同人堂就是北京的那個傳承數百年的老牌藥鋪呢。

站在店鋪的門口盯著藥鋪的牌匾,林琿的腦袋裡一通胡思亂想,臉上的表情也是飛快的變化,很快的就引起過路的人的注意,都停下腳步圍上來。而他自己還在出身呢,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身體的周圍已經圍了不少的人。

“小兄弟,小兄弟,看啥呢?”一位三十多歲的漢子,走到林琿的背後,拍拍他的肩膀,好奇的問道。

“什麼?什麼看什麼?呃,怎麼這麼多人啊!”回過神來,林琿茫然的望著眼前的漢子,還有圍在身邊的一大群人,不解的說道。

“我是想問你,你呆呆的站在這裡盯著人家的藥鋪看什麼啊?”聽到林琿的回答,臉上露出錯愕的表情,感情這位老兄還不知道發深深了什麼事呢。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