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唯一的難題是機心上的彈簧鋼,而這個問題也被鐵錳合金解決了。
“殿下,這鐵錳合金下官可是試驗了一百多遍,這才基本上掌握鐵和錳的分量比,機心其他部分匠人們早就鍛造出來了。”
蕭銘滿意地點了點頭,彈簧鋼的煉製可謂突破了燧發槍技術的一個重要節點,剩下的就是槍管了。
儘管現在的工藝落後,生產出來的合金雜質較多,但是對燧發槍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他不追求讓彈簧鋼達到現代標準。
“機心完成了,現在將機心安裝在槍托上吧。”
“殿下,這槍托用什麼木材比較合適?”宋長平問道。
“桃木和核桃木都可以,槍托木材要質地細密,韌性好,這樣的木頭做出來紋理漂亮,手感好,不易開裂和變形,而且耐朽。”蕭銘打量著機心說道。
匠人們已經將擊鐵,火藥池,扣簧片鉚在了機心的主結構上,採用的是傳統的鉚接工藝。
這種方法很簡單,就是在配件和主體上分別鑿出小孔,再穿釘,並將釘的兩端捶平變形,緊附在器壁上,這樣便將可將零配件組合在一起。
宋長平點了點頭,“殿下,如今機心已經鍛造出來,下面是否組織匠人分工生產。”
在軍工坊工作了一段時間,宋長平自然懂得分工生產的效率極高。
和火炮一樣,蕭銘這次也準備採取分工生產的辦法,事實上在燧發槍時代歐洲也是如此生產燧發槍的,否則在這個時期也無法誕生百萬計的燧發槍。
他說道:“就按照你們小隊的現在分工合作的方式,現在回到軍工坊,每個匠人召集數個小隊負責各自的零件,槍托,組裝都分開來。”
(未完待續。)
第三百章 投入生產
器械司中,匠人們將蕭銘圍在中間。
一道道生產命令從蕭銘的口中下達,這個匠人負責鍛造主彈簧,管轄五百匠人進行鍛造,那個匠人負責擊鐵,管轄四百人生產。
負責組裝的匠人五百,負責槍托生產的匠人七百。
“你們現在牢記自己各自零配件的尺寸,到時候就按照統一的尺寸標準進行鍛造,凡是誤差較大的零件一律棄用,不得交給裝配的匠人,若是零配件生產出現尺寸偏差的事情超過百分之五,就只能按照工坊的規矩懲戒。”
蕭銘的聲音裡含著一絲警告的意味,他一向對生產抓的極為嚴格,在後世假冒偽劣的商品太多,這是工業來說是毒瘤。
所以從工業之處,他就嚴格塑造出一種在工藝上的嚴謹精神。
對於生產,沒有馬馬虎虎,只有精益求精。
槍機和槍托投入生產,剩下的便是槍管的問題。
這一個月來張留也沒有閒著,一直在籌備刀具,相比槍機,這個技術難度同樣很大,所以蕭銘不得不親自參與了這項工作。
這一個月,器械司已經儲備了一些鎢粉,因為採取了原始的碳還原法,每次還原的鎢粉中總是含有太多的雜質,最後不得不透過篩選得到比較精細的鎢粉,十分稀少。
在現代,蕭銘這種辦法可是說是巨大的浪費了,不過對他來說這種浪費是值得的,因為他現在不需要太多的刀具,只需要滿足青州使用就可以了,每種刀具頂多每種五百個左右。
畢竟如今水利車床工坊中的車床也不過這個數目,多了也是浪費,等車床增加再相應制備便可以。
宋長平等人離去,蕭銘去了器械司的後院,這裡的匠人正在打磨刀具。
在失敗了十幾次之後,蕭銘漸漸明白採用鎢粉壓縮,煅燒鎢鋼的工藝暫時青州還無法實現。
最重要是於是一個是鎢的開採量實在跟不上,第二提取鎢粉的數量也十分稀少,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