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我大唐的戰士,橫行天下,那漠北草原又如何能留得住你們。一年以後,將軍們,戰**們。聯等你們回長安,聯等你們一一一一一一……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十萬人齊吶喊,在龍首原上一陣陣的迴響。
不知何時,李治已經登上閱兵點將臺。
這閱兵點將臺是用水磨青石搭建的,本來許敬宗提議建一個高大的由漢白玉堆徹的臺子。
被李治一語拒絕,點將臺如何能用漢白玉鑄就,只有磐石才可以,磐石無轉移,也寄託了李治對唐軍的厚望。
而且因為是青石臺,點將臺雄壯卻不墮威嚴。
李治錢多”但絕不會花在這上面,面子工程要得也要不得,雖是石頭打造的高臺,但李治一人站在高臺之上,拎著劍”俯暇臺下萬千將士,心中卻是升出了一股難以言敘的心情,那是一種男兒豪情,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三十萬唐軍,在李治登臺後,早已鴉雀無聲,停止呼喊,帶著一股凝重,更有一種凝聚力在唐軍中形成,這是勝利之心!
大唐建國以來,對外對內用兵,百戰不敗,就連自家老頭的滑鐵盧徵遼戰役,因為自己,都不到數月而滅三國,而原本歷史上”卻是損失了十數萬唐軍,卻是大敗而回,一無所得。
所以唐軍從統帥到士兵,上下都有一股必勝之心,他們相信沒人能擋得住大唐的兵鋒所向”此戰必勝。
世上事,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相信,相信,再相信,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凝重的氣氛持續了很久,李治滿意的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一絲微蕪這兩個月來”那些大唐皇家軍校的畢業生,也回到了自己原來所在的隊伍中”這些經過了軍校再培養的學生,一眼望去”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行走間,姿勢站如松,行如風,已經有後世影像中那德國鐵血軍人的形象了。
而他們接手原來的隊伍後,對原來的隊伍著實看不慣,不知不覺間,也引用了大唐皇家軍校的練兵之法。
時間很短,一個月左右,匯聚到長安的大唐軍隊,已經在他們的老上司的強力壓服下,學會了站軍姿,學會了突刺,學會了各種簡單的戰術,同樣也上了天下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學習大會。這是令人心寒的一件事,騎兵最重要的莫過於機動,失去了機動的騎兵,只是被人虐的,這也是南北朝時期興盛的重甲鐵騎,為什麼退出歷史潮流的原因。
而經受了無數大唐皇家軍校第一屆畢業生訓練的大唐府兵們,騎馬射箭,戰陣搏殺,他們姿勢在不知不覺間,都已悄然改變。
一個優秀的將軍帶不出一隻虎狼一般的軍隊,而一群優秀的中級將領好低階將領卻可以。
當每個伍,都有人專門親自指導時,僅僅一個月的訓練,大唐軍隊的技擊之術就煥然一新,簡單快速手把手教學,讓三十萬唐軍在一個多月內出神入化,實力竟突然漲了兩三倍,著實令人恐怖。
這就是軍校的偉大之處了,天才的計策,如果要一群蠢貨來實施,依然無用,正如後世的黨國。
將軍們,都是黃埔甚至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制定的策略連毛太祖後來回想也是不由的讚歎連連,那張靈甫抗戰英雅,天朝大軍屢屢敗於其手、杜律明更是在東北打的**都快哭了,但是卻有一幫不學無術,蠢笨如豬的平屬,整天只會喊“為黨國盡……”焉能不敗。
胡人對唐軍的戰鬥一向是疾馬賓士,然後遠遠的射箭,不肯上前撕殺。
大唐已經有了勁弩,但李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花大力氣,人人隨身配了弓弩,而且更把“天帝之……”兩隻夾軍,每軍配了兩萬架,李治就不相信那些胡塵之人,還能翻了天去。
打破一切沉寂的是歸海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