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句話若是被那些人聽到了,估計得氣死,你今日又是獻上象棋又是獻上武人學堂的策略,也就是為了此事吧?這個事情可不好做啊,你斷了人家的財路,他們肯定要彈劾你,而且方法很多,無論那一種方法,都會是很危險的,你根基尚淺,難以應對此事。”
蘇寧說道:“所以臣還有一些事情想要和陛下討論,很多事情,這個時候都已經可以開始著手去做了,不知陛下利用造紙術和印刷術已經刻印了多少書籍?速度如何?成效如何?若是差不多可以了的話,就可以著手準備一下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說武人學堂的事情可以敲山震虎,那麼若是把造紙術和印刷術亮出來,足以把那些人給嚇死。”
李二陛下得意地笑了出來,這是真的,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文化壟斷,若是無法壟斷文化,他們也就是學者:“這個你自然不用擔心,當初去看了看,效果很是不錯,但是光有這些也不是很好,有了書籍,還需要優秀的師者,沒有師者,一切都是枉然。”
蘇寧點頭道:“陛下可知為何前隋會使用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李二陛下說道:“自然知道,朝堂上官位被大量世家子弟把持,隋帝雖有想法打破這種情況,但是民間可用人才太少,所以科舉也不過是個幌子,就算是到了如今,卻也還是,哎!”李二陛下頗有些苦惱的搖搖頭。
蘇寧很認真的說道:“陛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官員選舉任命都必須要經過科舉考試才可以實現,陛下願不願意看到這一天?如果有一天,大唐的所有讀書人都有做官的機會,而不用看家世門第,擇優錄取,陛下願不願意看到這一天?”
李二陛下看著蘇寧,說道:“有什麼話就直接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蘇寧點點頭:“為何我等不能自己教育人才,自己培育人才,自己培育所需要的人才?民間不缺人。民間所缺乃是書本和老師,若是朝廷可以負擔書本和老師,那麼便是全大唐的所有人都可以讀書,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都有機會做官!大唐千萬人,那些世家子弟又有多少?如不是因為民間可讀之書太少,他們又有何能耐?
陛下,這件事情相對於武人學堂而言更是困難重重,臣也沒有什麼把握,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試一試。臣的想法,其實就是想要在全大唐都建立學堂,大唐有道州縣三級,學堂也可以憑藉此三級進行劃分。縣一級設立蒙學堂。州一級設立初級學堂。道一級設立高階學堂,之後,就是長安設立的。大學!”
李二陛下猛然站了起來:“大學?!大唐自己設立學堂?培養人才?”
蘇寧點頭:“正是如此,民間不缺人,缺的就是教育,開啟民智的重要性陛下不會不明白,之所以前隋沒有辦法和世家爭鬥,就是應為他們太過於忽視過程,而只是注重於結果,他們沒有想過如何利用民間的力量和世家爭鬥,書籍的珍貴和缺少,註定了那些世家可以學到的東西,民間寒門子弟學不到,世家子弟可以讀的書,寒門子弟讀不到,沒有文化,拿什麼和世家對抗?當初曹孟德何其霸氣,釋出唯才是舉令,但是結果呢?
曹孟德一去,曹丕就把唯才是舉令改為九品中正令,徹底的拋棄了曹孟德的作法,這不是因為曹孟德做的不對,曹孟德抑制豪強打擊世家的作法便是臣也覺得驚歎無比,若是他有造紙術和印刷術說不定他就成了,但是重要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而民間又沒有人才,沒有足夠的人才,沒有書本,沒有老師,沒有學習,何來的人才?倒也是有,但是數量何其稀少?曹孟德一死,曹丕發現他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以繼續下去維持大魏,所以他妥協了,人才都在世家手裡!
陛下,若想和世家對抗,就必須要要開啟民智,民間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但是被上了鎖,鑰匙沒有打造出來,但是打造鑰匙的材料和技術我們都有了,我們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