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了普魯士統一之戰的第一步。這樣的結果便是令對遠東中國內戰干預的五國聯軍變成了四國聯軍,迫使奧地利王國直接退出了遠東戰場。但這對於人民根據地來說,還遠遠不夠,林逸最希望的是普魯士王國直接出兵萊茵河南岸,威脅法國人的利益,促使對遠東中國出兵最多,最積極的法蘭西帝國有所顧忌,而退出遠東中國戰場。
對於人民根據地的這一要求,普魯士王國的政治精英集團一直採取拖緩的政策,不管人民根據地駐普魯士王國辦事處主任楊路處長與人民根據地最忠實的支持者瑪麗娜小姐怎樣地展開外交活動,施加怎樣的壓力,他們均不為所動,他們還在等待機會。
此時的普魯士王國自對丹麥之戰後,佔領了北方的石勒蘇益格地區,而隨後的對奧地利之戰後,不僅取得了北方的荷爾施泰因地區,還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解散了邦聯,並如願以償地在萊茵河北岸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同時吞併了在戰爭中協助過奧地利的漢諾威、黑森、拿騷與法蘭克福自由市四個城邦。
取得普奧之戰的勝利,普魯士王國消除了奧地利這個普魯士統一全德的最大障礙,也使普魯士領土連成一片,面積增加到3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德面積的2/5,人口增至2400萬,佔全德人口2/3。由普魯士控制的北德意志聯邦成立後,包括有21個邦國和3個自由市。它有統一的議會,軍、政、外交大權均掌握在普魯士人手中,聯邦主席是威廉一世,總理由俾斯麥兼任,威廉家族與尤傑斯家族是實際的利益集團。
普奧之戰的勝利,令俾斯麥的聲望大為提高,作為特別推薦人的瑪麗娜小姐,也備受家族與普魯士上層精英的推崇。在威廉家族與尤傑斯家族的支援下,俾斯麥推行的各類經濟、軍事、政治改革進展順利。現在整個德意志只剩下了萊茵河以南、鄰近法國的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施塔德4個邦國仍維持著獨立的地位,這4個邦國曆來受法國影響較深,對普魯士軍國主義政策抱抵制態度,俾斯麥下一個統一的目標便是萊茵河南岸的這四個邦。
俾斯麥知道法國人不願失去對這四個邦的影響,更不願德意志完全實現統一,成為他們的強鄰。實際上,野心勃勃的俾斯麥何只是想實現德意志的統一?他還想稱雄歐洲呢!隨著國勢的日益強盛,他覬覦法國領土之心已久,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大量的日耳曼族居民和十分豐富的礦藏,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法國人強大,而且周邊各國對歐洲大陸出現的任何異動,均抱有戒心。因此,他一直不敢輕舉妄動,他在等待時機,現在英法兩強被拖於遠東中國內戰的泥塘而不能自拔,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機會。
“尊敬的首相閣下,這是我人民根據地政府請求貴國協助的求援信!患難中見真情,我人民根據地正處危難之季,如能得到貴國雪中送炭似的幫助,我人民根據地上下將會鏤骨銘心!”衣著人民根據地政府流行西服,打著長領帶的人民根據地駐普魯士王國辦事處主任楊路,一派紳士風度,操著一口半生半熟的德語,恭敬地向普魯士王國首相俾斯麥遞上一份書信。
楊路現在能見到普士魯王國高官的機會越來越少,更別說是見首相俾斯麥了,那簡至比登天還難,這一切顯然是普魯士政府故意為之。但憂心於國內的形勢,楊路還是竭盡全力展開外交活動,正式的官方場合不能見到普魯士高官,他便見縫插針地參加各種私人宴會,只要一見到有普魯士政府有影響力的高官在,他便迎合上去,極盡舌桀蓮花之能。普魯士那一幫政府高官都被他的軟磨硬泡煩得要死,每一見楊路過來,便馬上藉故走開。更有甚者,首相俾斯麥每每參加私人宴會之前,首先問的便是那個中國楊在嗎?如聽說在,那他是一定不會去參加的了。
這一次俾斯麥願意在正式場合接見楊路,完全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