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扒我家房子?

不跟你玩命才怪。再說,組織救火的頂大就是坊正衙前一類的小吏,誰敢擔這說不清道不明的責任?是以竟無一人理他。

趙匡胤沉聲說道,“趙普,你去喚那坊正過來,亮明你的身份,叫他命人扒例火源周圍的房舍!”“遵旨!”趙普立即舉步向前走去,趙匡胤又復看向那人,領首讚許道,“此人倒是有些見識。”那人喊得聲嘶力竭,跑的精疲力盡,呼呼地喘著大氣停下腳步,伸手一擦臉工汗水,登時頰工就是五道黑黑的指印。他望著大火,惋惜地嘆道,“開封城裡不但房舍密集,而且不用磚石陶瓦,盡用竹木建築,這火一起,不知多少人家遭殃…………趙匡胤這時才看清他的模樣,不由訝然叫道,“楊浩!”,今天是本月最後一天,這一章是忍著病痛碼出來的,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是是我盡了全力的。

第238章_豔遇

趙普貴為宰相,高高在上,這時候直接出面去號令百姓反而不成,因為沒有人認得他,可是他去找那坊正,那坊正也不認得他,怎敢胡亂應命。好在這裡烈焰沖天,開府封左軍巡院的一位軍巡判官帶人經過此地。一見如此情形連忙趕了過來,他卻是認得趙相公的,這一來才算替趙普解了圍。

趙普如今在大宋是什麼地個?皇帝所頒命令只要出了宮門,無論大小都是聖旨,不經二府加蓋印章就是無效的,而趙普則不然,他下的不是聖旨,而是宰相大人的鈞諭,只要他寫出來,隨時都可以下達,無人會不遵令而行,真比聖旨還要快捷有效,在開封城的百姓心中,當今趙相公和直管開封的南衙趙大人,影響力比高高在上的官家還要大,那坊正一聽面前這人真是當朝的趙相公,慌得趕緊就地磕了個頭,就爬起來號召百姓扒房子滅火。

有趙相公擔著責任,再也沒人遲疑了,鉤鋸斧權、繩索撬木,所有能用得上的傢伙什兒全用上了,不一會黨進率著禁軍營中大隊人馬趕來。這一來扒房子的速度果然快了。竹木結構的房子就是這一點好。想要燒起來容易,想要拆掉也容易,百姓、士兵一齊動手,很快在大火周圍扒出一段隔離帶來,這一下火勢總算控制住了。

至於起火處,早已放棄潑水滅火了,只是從火勢才網燃起的房中把人都救出來,儘量幫著搶出一些細軟財物,其他的就由著它燒去了。眼見火情已得到控制,楊浩方才退出救火現場,一頭汗、一身灰地坐到一棵柳樹下的大石上。

這些日子,他一直韜光隱晦,安份守己地過活,他心中明白,官家因為“倒程。事件已對他起了疑心,這疑心未必會因他一番巧妙的作戲而消除。他在朝中無人,羅公明縱然有心幫他,也只能在適當的時候在某些場合敲敲邊鼓,而南衙趙光義則完全沒有這種忌諱。

他的人被自己排擠出來了,他焉能不怒?楊浩相信趙匡胤的心胸,卻不相信趙光義也有他大哥的胸懷。記得這斤。宋太宗當了皇帝之後,見到百姓向他的太子歡呼都又嫉又恨。差點兒想廢了太子。自己兒子的醋都吃,心胸再寬廣也有限,如今自己得罪了他,他又是時常能見到皇帝的,對自己不利的話只要說上幾回,可能殺身之禍就突然臨頭了。

楊浩無法掌握官家如今的心思,只得竭力做出一副安心定居開封的模樣,只求化解官家心中的殺氣。由於他本人也確實想長居開封,做個無憂無慮的太平官兒,到不虛太多作偽的舉動。如今宅子買了,家僕婢女也聘了,還張羅著買幾個歌伎舞女,一副永居開封的模樣。

自打到了開封,他還沒有好好遊逛過這個城市,如今春暖花光、陽光正好,宅子裡的事安排的差不多了,朝廷上對他也一直沒有什麼舉動,似乎官家已經淡忘了他這個人了,楊浩就像藏在洞裡躲貓的耗,子,總算是鬆了口氣。想出來見識一下開封氣象。

結果這一出來,恰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