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並留針,這就是肥壯的人。那些肩腋寬闊、頸項粗短、肉薄皮厚而且膚色黑、嘴唇外翻的人,他們的血液黑而混濁,氣澀而遲緩。這種人,性格貪婪,好取好予,針刺這種人時,要深刺並多留針,還可適當增加針刺的次數。”

黃帝問:“針刺瘦人該怎麼辦呢?”岐伯說:“瘦人,面板薄而顏色淺,肌肉消瘦,嘴唇薄而話少,他們的血液清稀而氣滑,容易脫氣,也容易失血,針刺這種人時,要淺刺並快速出針。”

黃帝問:“針刺普通人該怎麼辦呢?”岐伯說:“觀察他們的膚色黑白,分別進行調治,那些端正敦厚的人,他們的血氣調和,針刺這種人時,不要違背常規的刺法。”

黃帝問:“針刺強壯有真骨的人該怎麼辦呢?”岐伯說:“針刺強壯有真骨的人,他們的肌肉堅實、骨節舒緩,身體高大,這種人如果氣重,就會氣澀血濁,針刺這種人時,要深刺並多留針,增加針刺的次數;如果氣輕,就會氣滑血清,針刺這種人時,要淺刺並快速出針。”

黃帝問:“針刺嬰兒該怎麼辦呢?”岐伯說:“嬰兒,他們的肌肉脆弱,血液少而氣弱,針刺這種人時,要用毫針淺刺並快速出針,每天可刺兩次。”

黃帝問:“到深水中決開堤防,是怎麼回事呢?”岐伯說:“血液清稀而氣濁的人,快速瀉刺,就會使氣衰竭。”黃帝問:“順著迂曲的水道衝破障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說:“血液混濁而氣澀的人,快速瀉刺,就可以使經脈通暢。”

黃帝問:“經脈執行的順逆情況是怎樣的呢?”岐伯說:“手三陰經,從內臟走向手部;手三陽經,從手部走向頭部;足三陽經,從頭走向足部;足三陰經,從足部走向腹部。”

黃帝問:“少陰經脈為什麼單獨向下執行呢?”岐伯說:“不是這樣的,衝脈是五臟六腑的海洋,五臟六腑都稟受它的氣血。衝脈上行的部分,出於頏顙,滲灌到各陽經,灌注到各陰精;衝脈下行的部分,注入少陰的大絡,出於氣街,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膝部,伏行於小腿骨內側,下行到內踝後面而別行。衝脈下行的部分,與少陰經並行,滲灌到三陰經;衝脈前行的部分,伏行於腳背,下行到足大趾間,滲灌到各絡脈而溫養肌肉。所以別絡鬱結,就會使足背上的經脈不動,不動就會發生厥逆,厥逆就會感到寒冷。”黃帝問:“怎樣才能明白呢?”岐伯說:“用言語引導,切按診察來驗證,那些不動的經脈,然後就可以明確經脈執行的順逆情況了。”黃帝說:“這真是困難啊!聖人創立的學說,比日月還明,比毫釐還微,不是先生,誰能闡明這些道理呢!”

對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詩讚《用周易哲學解讀〈靈樞·逆順肥瘦〉第三十八章》:

《周易靈樞蘊妙玄》

周易哲學探靈樞,逆順肥瘦蘊奧殊。

陰陽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無。

象數精微含至理,天機奧秘在宏圖。

千秋經典綻光彩,智慧傳承照坦途。

詮釋:

詩的首聯“周易哲學探靈樞,逆順肥瘦蘊奧殊”,點明瞭用周易哲學來解讀《靈樞·逆順肥瘦》第三十八章,強調了其中蘊含的深奧奇妙之處。

頷聯“陰陽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無”,闡述了陰陽調和、五行相生相剋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體現了周易哲學在其中的關鍵作用。

頸聯“象數精微含至理,天機奧秘在宏圖”,指出象數中包含著精妙的道理,其中隱藏著宇宙的奧秘和宏大的智慧格局。

尾聯“千秋經典綻光彩,智慧傳承照坦途”,表達了這一經典在漫長歲月中綻放光芒,而傳承其中的智慧將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

整首詩圍繞著用周易哲學解讀《靈樞·逆順肥瘦》第三十八章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