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思憂恐等情志變化。醫書上說五運依次更替,都有一定的規律,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迴圈往復,我已經知道這些了,我想聽聽它與三陰三陽的配合是怎樣的。

鬼臾區叩頭再拜回答說:您問得真是深刻啊!五運陰陽,是天地的大道,是萬物的綱紀,是變化的根源,是生殺的起始,是神明的所在,能不通曉嗎?所以萬物的產生叫做化,萬物的極盛叫做變,陰陽的變化難以測度叫做神,神的作用沒有固定的方式叫做聖。變化的作用,在天表現為玄妙,在人表現為道理,在地表現為生化。生化產生五味,道理產生智慧,玄妙產生神。神在天表現為風,在地表現為木;在天表現為熱,在地表現為火;在天表現為溼,在地表現為土;在天表現為燥,在地表現為金;在天表現為寒,在地表現為水。所以在天為氣,在地為形,形氣相互感應而化生萬物。然而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左右是陰陽的道路。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金木是生成的終始。氣有多少的差異,形有盛衰的不同,上下相互感召,損益就顯現出來了。

黃帝說:我想聽你講講五運主時的情況是怎樣的。鬼臾區說:五運之氣的執行,各有一定的終期,不只是主時而已。黃帝說:請你講講具體的情況。鬼臾區說:我考察《太始天元冊》上的文字說:廣闊無垠的太虛,是化生萬物的基礎,萬物依靠它而開始,五運終而復始,佈散真氣和靈性,統領大地的元氣,九星高懸明朗,七曜環繞執行,有陰有陽,有柔有剛,幽微和顯明各得其位,寒暑交替弛張,生生化化,萬物都有其條理。我家傳承了十代,說的就是這些啊。

黃帝說:好。那什麼是氣有多少,形有盛衰呢?鬼臾區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的差異,所以有三陰三陽的區別。形有盛衰,是指五行的治理,各有太過和不及。所以開始的時候,有餘的前往,不足的隨之而來;不足的前往,有餘的跟從。知道迎和隨,氣的變化就可以預測了。與天相應的是天符,與歲相應的是歲直,三合的是治。

黃帝說:上下相互感召是怎樣的呢?鬼臾區說:寒暑燥溼風火,是天的陰陽,三陰三陽上承它。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生長化收藏下應它。天以陽生陰長為主,地以陽殺陰藏為主。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也有生長化收藏。所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因此要想知道天地的陰陽,就要了解天的氣在運動不息,所以五年就會右遷;地的氣靜止而守位,所以六年就會環會。動靜相互感召,上下相互臨近,陰陽相互交錯,變化就由此產生了。

黃帝說:上下的週期,它有定數嗎?鬼臾區說: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的執行,六期為一個完備的迴圈,終地紀的執行,五年為一個週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有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共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氣,為六十歲,而為一週。太過和不及,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黃帝說:先生的話,上能終了天氣,下能畢盡地紀,可以說是很詳盡了。我希望能聽一聽並收藏起來,上可以用來治理百姓,下可以用來修養自身,使百姓明白,上下和睦親善,德澤流傳到下面,子孫沒有憂慮,傳到後世,沒有終結的時候,能讓我聽一聽嗎?鬼臾區說:至數的關鍵,迫近而微妙,它的到來可以看見,它的離去可以追溯,恭敬它的就昌盛,怠慢它的就滅亡,無道而行為私,必定會遭受天殃。我恭敬地奉行天道,請讓我說說其中的真要。

黃帝說:善於說開始的,必然能領會到終結;善於說近處的,必然能知道遠處的。這樣至數到了極致而道理就不會迷惑,這就是所說的明瞭。希望先生能推衍並依次排列,使其有條理,簡明而不匱乏,長久而不斷絕,容易運用而難以忘記,作為綱要和紀綱,至數的要點,希望都能聽到。

鬼臾區說:您問得真是深刻啊!您的道理真是明瞭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