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說,趙佶臉上還是笑開了花,他沉吟一下又問道:“太尉覺得李延慶如何?”

“陛下,微臣說句心裡話,此人是大宋的棟樑之才,無論文武都很厲害,尤其在攻克燕山府以及前幾年擊敗西夏上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可堪大用。”

“可王相國卻認為他野心勃勃,不可重用,朕有點糊塗了。”

高俅心中冷笑一聲,又道:“王相國這樣說可以理解,李延慶是範黨案十三成員之一嘛!王相國怎麼可能說好話,再說王相國對李延慶也有一點個人情緒。”

“哦?”趙佶好奇地問道:“他們有什麼個人恩怨?”

“也談不上恩怨,微臣聽說王相國的兄長也要做胭脂生意,一個月內在天下各地開了五十家玉錦樓,結果競爭不過寶妍齋,店鋪倒掉了,王相國兄長虧了十幾萬貫錢,所以。。。。。。”

趙佶點點頭,“朕明白了,一個月內居然開五十家店鋪,這分明是被噎死的,不過寶妍齋的東西確實好,朕這段時間用寶妍齋的發***發洗得非常舒服,頭上的皮屑也沒有了,不得不承認人家東西就是好。”

“那這份報告樞密院該怎麼批覆,請陛下指示!”

趙佶想了想道:“等一等吧!等知政堂的報告上來後,讓相國好好商議一下,太尉也可以參與商議,發表一下樞密院的意見嘛!”

高俅心中‘怦!’的一跳,參加知政堂議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暗示自己。。。。。。

趙佶迅速看了他一眼,擺擺手道:“去吧!這份報告朕再好好看一看。”

“微臣告退!”

高俅退下去了,趙佶望著他的背影走遠,心中也在想著知政堂之事,他之所以決定恢復兩正四副的相國格局,很多程度上是為分相國的權,也想把自己的心腹安插進去,他原本是打算把童貫作為樞密使出任相位,但偏偏童貫北伐的兩次慘敗使他在朝中聲名狼藉,再讓他當相國就是對自己名聲的損害了,儘管童貫還忠心耿耿,但趙佶在考慮了幾個月後,還是決定把童貫作為棄子,至於楊麟事件,不過是童貫被拋棄的導火索而已。

童貫被冷藏,那麼誰來接替童貫進入知政堂,趙佶著實費了一番考量,他原本是考慮譚稹,但譚稹過於陰柔,遠不如童貫的剛硬,趙佶的目光便轉到了高俅身上,高俅也算是自己的心腹,同樣掌握軍權,又出任權樞密院事,他接替童貫的知樞密院事後,進入知政堂出任副相也順理成章了。

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

蔡京是下午才來知政堂,理由是自己今天略有感恙,身體不適,這個藉口對一般官員有點不合理,但對於一個已經七十六歲的老相國,卻沒有人敢說不妥。

目前知政堂由四名相國組成,王黼和蔡京任左右相,剩下的兩個副相是張邦昌和李邦彥,王黼控制張邦昌,李邦彥效忠蔡京,這早已是朝廷中公開的秘密,而王黼拉攏童貫和李彥為內援,蔡京則和梁師成、譚稹走得近,這也是朝中人人皆知的秘密。

不過隨著童貫被貶黜,李彥不得重用,今年開始,王黼的氣焰已經沒有前幾年那樣囂張,很多議案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必須要知政堂共審後才能上呈天子。

李延慶的報告是昨天傍晚送到兵部,兵部連夜呈給了知政堂,原本是今天上午共審,然後由王黼呈給天子,但因為蔡京感恙,這份報告也就不得不推到下午來審議了。

“蔡相公身體好點了嗎?”張邦昌在大門口討好地向蔡京打招呼。

蔡京心中冷冷哼了一聲,這個背叛自己的渾蛋居然還有臉和自己打招呼?蔡京表面上依舊笑眯眯道:“人老了,沒法子,邦昌,今天應該沒什麼事吧!”

“今天有一份緊急報告,過堂後要立刻呈給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