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於左腦的10萬倍。把我們的大腦比喻為沉睡的巨人毫不為過。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如何解釋這種說法呢?您在《十度
綱要》專題輔導·《簡說妙觀察智》中講了九種“識”。如果上面關於左右腦的說法可以解釋,那麼左、右腦和幾
種識分別有什麼關係嗎?右腦相對於左腦來說更容易接近真心的狀態嗎?執於左腦形成的東西會不會更容易形成
“理障”?如果不執著於左腦形成的東西而是利用左腦的這種邏輯思維功能,不就有了很好的“用”了嗎?比如辯
才無礙?提高修養是不是可以“喚醒”“沉睡”的右腦?也可以將左、右腦的功能都發揮到極致,轉識成智,使之
更接近於真心的空生妙有的狀態?謝謝。
佛家認為人生生世世已經經過太多的歲月,所以人的真心所容納的資訊遠非500萬年,這有待於我們對
真心的進一步認識與開發。
一般認為邏輯思維強的人,不容易進行直觀整體性的形象思維。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休息邏輯思
維,形象思維才能活躍。如果說左腦側重邏輯思維,右腦側重形象思維的話,那麼“只有在左腦的興奮鎮靜下來
後,右腦才有‘表現’的機會”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鍛鍊的是全面開發一個人的智力,不僅僅是邏輯思維,還應該開發形象思維。
佛家裡面所說的“真心”都是指無形的狀態,而不是有形的,是有形的大腦、身心最後析空的結果。
但是這一種無形,卻又不是頑空,是無相之相,實相,往往用水、鏡子等比喻。《佛光大辭典》:“【水喻真心十
義】據宗鏡錄卷七載,眾生真如之心本自清淨,無有垢染,湛然不動,不生亦不滅;猶如水之淨性,本體清淨,澄
湛凝寂,故取之為譬喻。”問題中所說的大腦是有形的,不是指佛家所說的本性、本體上的真心。但是,大腦的活
動卻是真心的功用。
佛家講去除法執,不能教條,執著什麼理論也不可以。《金剛經》:“法尚要舍,何況非法。”
提高修養,可以幫助我們真正認識真心,並激發真心的功能,逐漸轉識成智,空生妙有。《起信
論》:“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大意是說,眾生的心
就像鏡子一樣。鏡子上由汙垢,就不能顯現出形象來。眾生心中有汙垢,就掩沒了自己的真心本性(法身)。而去
除汙垢的過程就是修養。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進一步開發大腦的各種機能,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
由解脫(解放)服務。
2007年8月21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195、關於學習方法
195、關於學習方法
博友在博文《關於救護眾生的風險意識》留言:老師,您第13條提到的“學習方法欠缺,不能按部就
班、循序漸進、有針對性、點面結合、理論聯絡實際、就地消化地學習。大海撈針,反覆通讀地學習留下的都是模
糊印象而始終沒有學會。這也是難度之一。”第19條提到的“面對浩瀚的佛學海洋,望而生畏,恐懼心生起而不找
學習方法,不大精進”。我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態,非常迷茫,每天蜻蜓點水般學一點,理不出頭緒來,學習的年頭
不短,可腦子裡很空。關於如何學習,您能不能講得再具體些,謝謝老師。
以下僅供參考。
1、學習目的要明確。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恆久保持救護眾生之心”(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