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也確實大大出乎了大西軍的三員主將的意料之外。聽了白文選和馮雙禮的回報之後,雖然三個人心裡都有準備,中華軍比七年前更厲害,但畢竟只是想像,親眼在戰場上見到之後,三個人才知道,七年以前的中華軍,和現在相比,幾乎就像一個小孩和大人比一樣。

而這時三人也對自己一直寄以厚望殺手鐧的信心,也開始動搖起來。連孫可望都有些後悔,早知是這樣,就不該向中華軍下書挑戰,而是退守普安州。但現在人馬都己經拉出來了,隊伍也亮像了,總不能就這麼收手吧,而且對面的中華軍也不會容自已從容的撤軍。

孫可望看了看劉文秀和艾能奇,道:“怎麼樣,還打不打?”

劉文秀轉頭看了看中華軍的方向,道:“大哥,到了這一步,不打也不行了,就拼一把吧!”

艾能奇也點了點頭,道:“是啊大哥,如果我們一退,中華軍隨後追殺,我們必敗無疑,只能拼一下,說不定還能夠機會。”

孫可望聽了,也咬了咬牙,道:“好吧,是成是敗,就在這一舉了。”說著,把手中的令旗一擺,大喝道:“出擊。”

孫可望等人離得雖遠,但他們的動作表情都被羅遠斌用望遠鏡看得十分清楚,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也能猜出幾分來,見孫可望最後晃動令旗,羅遠斌也知道,大西軍又要發動進攻了。

而就在這時,只聽大西軍陣中傳來無數“昂——昂——昂——”的怪異叫聲,與馬嘶大不相同。而大西軍正中的方陣前列計程車兵忽然向兩邊讓開,從陣列中衝出了無數的龐大動物,向著中華軍的陣式,猛衝了過來。剛才發出叫的,就是它們。

羅遠斌也不禁大吃一驚,和身邊的王信交換了一個眼色,道:“這就是大象嗎?”

王信點了點頭,道:“應該是的,聽說這是雲南特有的動物,想不到被大西軍用上了。”

象軍,就是大西軍最後的王牌。

在大西軍進入雲南,平定沙定州叛亂的時候,沙定州的叛軍根本不堪一擊,唯有象軍,給大西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大西軍計程車兵都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見它們身軀龐大,力大無窮,而且皮糙肉厚,扎幾槍砍幾刀根本都不在乎,但給你一下子就受不了,因此大西軍在沙定州的象軍手上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沙定州擁有的象軍並不多,一共也只有二三十頭象,並不能改變大局,最終還是被大西軍所滅。但象軍的悍勇,卻是給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因此在平定了沙定州之後,三人都一致認為,應該組建一支象軍,可以大大提高大西軍的戰鬥力。

於是三人也下達,在雲南大肆捕象,並請象奴訓練,兩年以來,到是組建起了一支二百多頭規模的象軍,同時還用雲南的山間老藤編織藤甲,作為大象的護甲。當然孫可望等人並不是不想用鐵甲,而是鐵甲的成本太高,用不起。一頭大象用的鐵甲,足可以夠七八匹馬用了,而且給大象穿戴鐵甲,也是一件極端麻煩的事情,需要兩三個人一起動手,才能抬得動。

但藤甲的防禦力也相當可觀了,大象本來就皮糙肉厚,一點輕傷小傷都不在乎,穿上了藤甲之後,也更是如象添翼,可以在戰場上橫衝直撞,刀槍不入,十幾個人都攔不住一頭大象,經過幾次測試,在正面交戰的情況下,一百頭大象組成的軍隊,足以擊敗一支二千人左右的軍隊。如果再和其他的兵種配合,更是威力倍增。

在這一次出滇作戰,大西軍一共出動了戰象一百八十頭,每路各有九十頭,分為三個小隊,作為大西軍的王牌隊伍,而且三個人都對這支象軍寄於了很大的期望。

因此在白文選和馮雙禮敗陣之後,孫可望第一反應就是出動象軍,可以抵抗中華軍的火槍,因為大象皮糙肉厚,又穿著藤甲,正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