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氣候,還能維持一國的地位,守成尚可,進取不足。”
路驚鴻不置一語,在眾多人眼裡,南漢乃是蠻荒之地,離中原也太遠,實在不值一提。
李風雲又指向吳越,繼續道:“吳越富庶,但地形不好,縱身也太薄,一直被南唐壓制,如果不是有精良的水軍支援,南唐一路兵馬南下,便能將其截為兩截。所以,吳越向來與中原交好,俯首稱臣,引為奧援。這樣才勉強與南唐形成相抗衡的局面。也無力圖謀大局。”
最後,李風雲的目光盯向南唐,卻沒有說話。
“南唐如何?”畢竟南唐是路驚鴻的家鄉,路驚鴻不可能完全不關心。
………………………………
第六百八十一章 指點天下(2)
李風雲嘆了口氣道:“南唐很不好說,要說如今,對中原最有威脅的,恐怕就屬南唐。南唐之富庶,恐怕如今中原也難望其項背。不過南唐富庶雖富庶,可是兵馬不耐苦戰,非河南、河北、河東、山東、關內雄兵可比。
如果南唐能鼓起勇氣,趁著中原大亂之機,安定好吳越,奮力北上,誰勝誰負,還猶未可知。
如果南唐一味守成,等到中原穩定壯大之時,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了。”
路驚鴻眼光微微一黯,南唐畢竟是他的故鄉,李風雲如此評價南唐,他多少也會有所感傷。但那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旋即路驚鴻的目光又轉為清明,笑道:“這一點上,你倒是與永固宮主所見略同。
中原呢?小師弟,你認為劉家的天下能保持多久?”
李風雲抬頭看了路驚鴻一眼,心道:“這恐怕才是路驚鴻所問的重點。”
略微琢磨了一下,李風雲道:“很難說,如果陛下能夠審時度勢,採取適宜的手段,重振中原河山,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事關微妙,私下裡他可以與公孫無憂評論劉承祐的得失,但是面對他這位師兄,李風雲不能不防上一手。
路驚鴻微微的一笑,瞅向李風雲,步步相逼:“你認為劉承祐這小孩真的能夠審時度勢,採取適宜的手段嗎?”
“這……陛下天威,非風雲所能測!”李風雲含糊其辭。
路驚鴻哈哈大笑,道:“好吧,不逼你,假設一下,中原的天子不是姓劉的那小子,而是石重貴,處在相同的局勢下,你認為結果會怎樣?”
李風雲想了想,路驚鴻這個假設很巧妙,劉承祐的性格似乎與石重貴非常相似,用石重貴來替代劉承祐,正好可以迴避那一個敏感的話題。相比之下,劉承祐實在是太過年輕,可能還比不上當初的石重貴。
“如果是石重貴的話,我很不看好如今的局面。”李風雲答道。
“為何?”路驚鴻目光凝聚若實質,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一股攝人的氣機。
不過,李風雲現在的修為也不弱,見識的人也廣,還不至於承受不住路驚鴻這股氣機:
“主弱臣強,可不是件好事!
我聽說,有一次,楊邠與王章在陛下面前論事,陛下道:‘事行之後,不要使民間有怨言!’楊邠答道:‘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陛下一語不發,周圍的人嚇得戰怵。
陛下曾欲封李太后弟弟李業當宣徽使,陛下和李太后私下問楊邠,楊邠認為不可,此事便不了了之。
就連陛下想立自己所寵愛的妃子耿夫人為後,楊邠認為不可,陛下也不敢再議論。後來耿夫人不明不白去世,陛下想用皇后的禮節安葬,也因為楊邠認為不可而廢止。
陛下與史弘肇也屢屢有這樣的傳言流傳出來。
楊頒、史弘肇、郭威乃是先帝的心腹大將,朝中重臣。三人在軍中威望頗深,實力雄厚,楊頒、史弘肇在朝中大權在握,說一不二,而郭威剛剛大敗名將李守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