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基礎,就叫童子功。

這種童子功,就是基礎夯實得最牢固的底子,畢生不會忘記,可以為一生所用,可見童子功厲害。

再打個比方,一個三歲小孩一字不識,卻能背誦極其深奧的古詩,要教這樣的孩子背古詩難度可想而知。

可是其一旦學成,朗朗上口的背了下來,可能其長到一百歲,這古詩他依舊能朗朗上口的背誦出來。

這就是初生之子的鈍,鈍就是簡單,遲鈍,或者說愚鈍,但是這種愚鈍卻是大智若愚的愚鈍,人的智慧在鈍的時候,其實是最強的。

隨著年齡的增大,小孩變得活潑,思維漸漸越來越敏捷,鈍不復存在,其實隨著鈍的消失,其智慧也漸漸的越來越消融。

這就是為什麼人一旦成年之後,心思周全縝密至極,卻永遠比不上小孩子那般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這都是智慧在慢慢消融的結果。

赤子心鈍在第一位。

第二個字是“正”,仙典解釋“不偏不倚就是正”。放在這裡也可以理解。

初生小孩,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對清清楚楚。因為他們沒有尊卑觀念,沒有強弱觀念,沒有長幼觀念。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帝的新衣,所有人懾於皇帝的威嚴,皇帝明明沒有穿衣服,成年人卻不斷的誇其衣服漂亮,唯有小孩直接站出來說皇帝根本就沒有穿衣服。

這就是小孩的“正”,小孩對萬事萬物的評判,只要他們認為好,必然就說好,只要他們認為壞,必然就說壞。

是非清楚,觀念明晰,絕無拖泥帶水,這就是正。

第三個字是“空”,小孩的思維意識,就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長輩在這張白紙之上揮毫潑墨,因為他們是空的。

比方說一個荒誕不羈的故事,如果成年人聽過以後,他們往往會懷疑,會侃侃而談,大肆辯論一番。

但是小孩如果聽了這樣的故事,他們會認為其是真的,縱然這故事多麼的荒誕不羈,他們都為認為是真的,因為他們是“空”的。

最後一個字“勇”。

不是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嗎?

小孩的天空就高牆院子的四角那麼大,如果在高牆院子中他們是第一,他們就為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

所以,縱然面對比他厲害一百倍的高手,他們依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就是勇。

手記上記載的赤子心的這四個字,估計就是這個秘境的四字箴言。

關鍵是這“赤子心”的秘境有什麼用呢?

朱魚繼續翻閱《手記》,又有一句話引起他的注意:“赤子心,莊夢蝶之基也。”

解釋這句話,就是赤子心是莊夢蝶的基礎。換句話說,赤子心的秘境進步,莊夢蝶就會突飛猛進,興許赤子心還和莊夢蝶的神通有直接的關係。

朱魚腦子裡天馬行空,認真揣摩,終於紅塵之境漸漸的消失,朱魚從那奇妙的境界之中脫離了出來……

第五百四十三章不打不行!

金丹既成,朱魚滿腦子依舊是那鈍、正、空、勇四字箴言,他緩緩的睜開眼睛,此時卻已經觸控到了“赤子心”的秘境。

觸控到全新的秘境,朱魚感覺自己的思維意識,修為資質等等,都在急速的降低,他嚇得不由得一跳。

原來這“赤子心”秘境是強制秘境,一旦觸控秘境就是“鈍、正、空、勇”四字。

首先是“鈍”,宿主的修為資質本來不錯,一觸控秘境,資質立刻會變得遲鈍,宛若初生嬰兒一般。

而正、空、勇三字則是修士必須謹守的三字,透過三字的磨礪,從而不斷的深入秘境,最後提升修為。

這個秘境的修煉,主要是以協調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