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保重聖體啊,陛下息怒。”
李瑁劇烈的咳嗽起來,捂著胸口喘息著。
鄭秋山沉聲道:“陛下,臣早就跟您說過,這李光弼好大喜功,紙上談兵,不堪大用。陛下還訓斥了臣一番。臣知道他對陛下有功,陛下念及他的功勞對他寵信有加。但其人才能有限,根本不是獨當一面之人。現在好了,果然壞了大事了。”
李瑁怒道:“現在說這個有何用?李光弼他死了沒有?”
“帶著三萬殘兵逃到金州了。他倒是不捨得捨身成仁。”鄭秋山冷聲道。
“這個混賬,朕要殺了他,這個蠢材。朕之前不是跟他商議了,要他最好是能牽制住王源。他自己也說,王源不好對付,無萬全把握,他只會圍而不攻牽制住王源的十萬主力,給朕和你的兵馬創造進軍成都的機會。現在可好,三天沒到,他便進攻了,他說的話是放屁麼?腦子是進水了麼?”
“陛下,臣知道的情形是,他在城下三日,被王源騷擾三日。不但損失了三萬兵馬,連後勤的山道都被王源的人給堵塞了。營寨還出了譁變的將領,將營中糧草物資燒了大半。他應該是已經耗不下去了,所以才鋌而走險的。”
“什麼?三天時間,被王源殺了三萬兵馬,糧草物資被燒,後勤的通道都被堵了?呵呵呵,李光弼可真有本事,真有本事啊。”李瑁怒極反笑,呵呵冷笑起來。
“他這個人,陛下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總以為自己最厲害,不肯服輸。本來這種情形之下,他便是退軍又當如何?也不至於到現在的地步。但他就是要冒險。臣以為,李光弼就是好大喜功,他生恐臣和陛下先拿了成都,所以為了搶先拿下成都,他便不惜在已經被動的情形下動手,這才招致如此大禍。陛下,此人……”
“住口!”李瑁怒喝道:“現在是說這些的時候麼?你現在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現在朕要聽的是這些麼?”
“……臣該死,臣不說了。陛下自有聖斷。”鄭秋山趕忙住口。
李瑁長嘆連聲,捶胸頓足了一番,終於慢慢的平靜了下來。
“國丈,你說現在該怎麼辦?我們還能進軍成都麼?”
“陛下,現在是決不能去成都了,目前只有快速退兵長安,穩定局面固守。王源的十萬大軍怕是已經北上了,從通州到這裡不過五六日路程。大戰已經過去四天了,咱們再不走便有可能被王源給趕上。臣建議,即刻撤軍回長安。”
李瑁沉吟片刻,嚥著吐沫道:“你說的對,即刻撤軍,固守長安。我們還沒輸,我們還有幾十萬兵馬,再募集些兵馬,固守長安還是綽綽有餘的。呆在這裡只是死路一條,回長安去,馬上便走。快傳令。”
“臣遵旨,陛下收拾一番,臣即刻去傳令各營準備撤離。”鄭秋山爬起身來,匆匆退去。
……
短短十餘日時間,通州大戰的訊息便傳遍了大江南北。天下百姓自從從這場關乎新老皇帝、父子之間的對決戰事開始的時候,便都在屏息等待著戰事勝敗的訊息。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其實最關心的是自己家中被拉丁入伍的親人的安危生死,因為大唐天下幾乎很少有人家能置身於事外。對於各地官府的官員們而言,這場父子朝廷之間的大戰的勝負將會決定未來的大勢。而在目前迷茫的局勢之中,此戰的勝負能起到一種風向標般的指引作用,能讓他們更好的抉擇自己該站的位置。
由於雙方實力的懸殊,五十萬大軍對神策軍的十幾萬大軍,似乎結果並無懸念。但大唐天下的官員百姓們誰不知神策軍的勇武,誰不知王源的無敵。所以,在戰事開始之際,全大唐各地民間對勝負的爭論遍佈高宅內院尋常巷陌之中。成為了一場全民的話題。
對於東南各地的百姓而言,他們的情感很是複雜。特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