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他若棄守長安,安慶緒必會嚴懲他,史思明手握重兵,搞不好他們便會窩裡鬥,這更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玄宗皺眉道:“但史思明若是不按照你所想的逃離長安呢?你這大半年來大軍好不容易形成的困守長安的態勢豈非付之東流?若叛軍再增兵長安,豈非更難攻打?”
王源搖頭道:“他若執迷不悟,明年春天我大軍再臨城下發動攻城便是。至於陛下所擔心的叛軍增兵長安之事,臣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增兵長安反倒是好事,臣反而擔心他們揮軍南下攻我東南之地,那才是最要命的。”
玄宗站起身來緩緩踱步,半晌道:“王源,朕擔心,若此次撤兵情勢不如你所預期的那樣,怕是會讓你揹負罵名。你可要想清楚了。”
王源呵呵笑道:“罵名?臣怕什麼罵名?臣只要能順利平叛,其他的什麼都不會管。臣又不是畏敵潰逃,只是戰略撤離而已,不明其中之理的人才會亂罵人。臣只需對陛下解釋,其餘人臣卻不用跟他們費口舌了。”
玄宗點頭道:“既如此,你想做你就做,朕同意了便是。”
王源沒想到玄宗這麼輕易便同意了自己的建議,頗感意外。本來王源還以為需要跟玄宗費一番口舌解釋,甚至拿出軍務自專的話來堵住玄宗反對的話。但現在看來,卻是多慮了。
玄宗同意的很乾脆,倒讓王源甚是意外,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提議其實正中玄宗的下懷。玄宗並不相信王源所言的什麼叛軍會內亂,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的話,玄宗將王源此舉一概視為糊弄自己的鬼話。
在玄宗看來,王源無非便是不想攻下長安,不想積極平叛罷了。因為一旦攻下長安,奪回洛陽,自己便將離開成都,脫離他王源的控制。而且一旦平叛結束,他王源還好意思當這個平叛大元帥麼?他還能阻止禁軍的重建,各地節度兵馬的重建麼?王源此舉無非是想困住自己,以忠君之名,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實。
而玄宗不假思索的同意了王源這個近乎荒唐的建議的原因便是玄宗寄於厚望的借兵攻長安之事。本來若王源的大軍在長安以東駐紮,即便李瑁和回紇人達成借兵的協議,郭子儀和李光弼有了足夠的實力拿下長安,那也是一件棘手之事。王源的神策軍就在長安旁邊,一旦郭李攻城,神策軍一定不會袖手。長安城攻下後,誰的兵馬先佔領長安城控制住長安城還是個未知數。而玄宗借兵的目的便是要郭子儀和李光弼先一步控制長安城,這樣王源的兵馬便不會被允許進入城中,從而達到自己回到長安之後擺脫王源的控制的目的。那麼難題就在王源的神策軍若一直在長安左近的話,這個計劃是很難奏效的。
玄宗本來正在焦慮於借兵成功之後該如何找個理由讓王源的神策軍調離長安一線,從而給郭子儀和李光弼佔領長安城的機會的事情。該以何種理由說服王源的兵馬調離,而不至於讓王源產生會懷疑。現在王源卻自己上門來提出了退兵的想法,玄宗差點就沒忍住笑出聲來。老天開眼,否極泰來,自己是天子子,老天都會在關鍵的時候幫著自己解決難題,這充分說明自己受天之眷顧,大唐氣數尚在,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王源離去後,玄宗在屋子裡大笑出聲,忽而詩興大發,急命內侍鋪紙磨墨,揮筆作詩一首:節變寒初盡,時和氣已春。繁雲先合寸,膏雨自依旬。颯颯飛平野,霏霏靜暗塵。懸知花葉意,朝夕望中新。
看著墨跡森森的詩作,玄宗得意不已。‘懸知花葉意,朝夕望中新’這兩句最是得意,一切正在朝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不正是中新之望麼。玄宗命人將此詩裝裱,掛在書房牆上,感嘆自己很久沒有作出這樣的好詩了。
王源回府後寫下書信交給兩名送信的親衛回覆高仙芝,同意他的建議,將大軍退守金州邠州一帶休整過冬。這個決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