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吳郎且隨我來。”
身為本州刺史;袁盛又算是高齡了;自然沒必要親自去迎接杜士儀和裴寧;畢竟;兩人雖身負要務;可和他不相統屬;也並沒有制令要傳達給他。所以;在刺史署的儀門接一接;這就已經是很客氣了。當看到那幾乎並肩而行的一雙年輕人時;最寶貴的年紀都耗費在躲避武后末年和中宗年間;乃至於睿宗即位之初那些政爭上頭;以至於仕途並不平順的袁盛;不禁打心眼裡生出了一絲羨慕。
年輕真好
他笑著向杜士儀和裴寧迎了上去;而杜士儀也含笑快走兩步;但繼而就注意到了袁盛身後的那個人。對於吳琦;只見過幾面的他談不上多少深刻印象;但不論如何也不會忘記這位蜀郡四大家之一的家主。聽說人到外地一訪友就是一年多不歸;他早就將其忘在腦後了;誰能想到竟然會在這種時間這種場合重逢於是;他恭敬而不失殷勤地恭維了袁盛兩句;便向吳琦微微點了點頭。
“竟然在此地遇到故人;還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哦;杜侍御果然是認識吳郎?”知道自己這道聽途說隨便提溜一個人跟著竟然做對了;袁盛頓時心情大好;“他鄉遇故知;這還真是巧合。”
什麼巧合;要不是你下帖的時候不說清楚;我就是拼著之前在蘇州買房子買地全都白費;也要先避開再說
心中叫苦不迭的吳琦簡直都想哭了;但還不得不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附和杜士儀和袁盛的話。然而;等到袁盛笑容可掬地在後頭官廨的廳堂中親自設宴款待杜士儀和裴寧;令他作陪時甚至還投來了一個清楚無誤的眼神;分明是吩咐他好好幫著招待他那位故知;他就完完全全如坐針氈了。
吳琦那種猶如在火上烤的樣子;杜士儀自然看得出來;酒過三巡;他就輕聲讓裴寧稍稍軟和些幫忙敷衍一下袁盛;隨即就舉著杯盞對吳琦示意道:“吳公;既然有緣他鄉相見;可陪我到外頭喝杯酒閒話幾句?”
這大冷天到外頭喝酒?
儘管吳琦大為不樂意;可是;面對袁盛那鼓勵的眼神;他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又陪著杜士儀出了廳堂。果然;熱乎乎的身子一出那暖烘烘的屋子;他就感到寒風一陣接一陣地迎面刮來;到了臉上更是刺骨的冷;冷得一直覺得江南和蜀中天氣差不多的他直打哆嗦。就在他不安地等著杜士儀即將到來的判決時;杜士儀卻開口問了一句讓他大為詫異的話。
“吳公在此;除了今ri我來;可還遇到過其他熟人?”
“其他熟人?”吳琦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難道除了他之外;還有其他人也躲出了成都?不會啊;聽說羅德半途倒戈;至於崔澹和李天繹;那是早就跟著杜士儀的;至於其他的小魚小蝦;就更不會有那麼大膽子了。於是;儘管他很希望還有別人和自己一起分擔一下此時此刻的壓力;卻也只好老老實實地搖頭道:“這卻不曾聽說。”
“看來;吳公這避禍之計;卻讓其他人也把你排擠在圈子之外了。”杜士儀淡淡地刺了一句;見吳琦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掙扎了一會兒;竟彷彿打算跪倒下去;他突然伸出手來在其手腕上不動聲sè地託了一把;這才岔開話題道;“那麼;吳公從蜀地來;就不曾想著在這吳地栽種幾片茶園麼?”
這杜士儀難不成是有千里眼順風耳了?他怎麼知道自己在這裡買下了幾片上好的山地;讓自己從蜀地千里迢迢帶來的茶農教人栽種茶樹?
吳琦簡直覺得自己今ri和見了鬼似的;一樁樁一件件完全不順心;完全出乎意料。被杜士儀剛剛那一託;跪地請罪他是萬萬再也做不出來了;只能咬咬牙抬頭問道:“杜侍御;從前是我不知死活;避居江南也是因為私心所致;只求你大人有大量;放過我這微不足道的人物……”
“吳公這話;就好似我一定會對你趕盡殺絕似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