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密洩漏,鄭泰便從武關逃離長安,投奔了後將軍袁術。
鄭泰在洛陽和長安為官的時候,劉和當時也在。甚至還因為餓肚子而去鄭泰府中蹭過飯,所以劉和跟鄭泰其實是老熟人了。
在劉和的記憶之中,鄭泰此時應該已經作古,而且是死在前往揚州出任刺史的道路之中。不知道怎麼搞的竟然活蹦亂跳的出現在了自己面前,還帶著他的弟弟鄭渾。
雖然弄不清鄭泰為何該死不死,但既然他來了,正缺人手的劉和當然不會避而不見。相反的,劉和以最高的規格接見了這位反董猛人,還有他的弟弟鄭渾。
實際上。如果當初鄭泰跟荀攸和何顒等人謀殺董卓成功了,他就是現在的王允,大權在握,聲名遠播!
劉和記得鄭泰的弟弟鄭渾也不簡單,在鄭泰死後最終被曹操徵用,曾經多次出任地方官員,穩定了任職所在地的混亂局勢,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也就是說,鄭氏兄弟二人都是有本事的,而且忠於漢室,因此可以信任和重用。
鑑於鄭泰的名聲,劉和向長安朝廷上表,奏請加封反董義士鄭泰為御史中丞,今後留任洛陽,監察洛陽百官的言行舉止。同時,任命鄭渾為太傅府令史,今後輔助自己處理政務。
鄭氏兄弟到來不久,長安朝廷委派司空趙溫領著一些官吏也抵達了洛陽。
年前,劉和為了緩和與王允的關係,曾經上表長安朝廷,請求朝廷委派夠分量的官員前來洛陽,主持皇宮修繕等事宜,結果王允竟然將看著有些礙眼的,與他同為三公的趙溫給趕到了洛陽。
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後,設定了大司空這個官職,主要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府中有長史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部署四十二人。
趙溫,字子柔,今年五十七歲,與王允、馬日磾、楊彪等大臣年歲相仿,老家在蜀郡成都。當初朝廷任命他為京兆郡丞,趙溫嫌官小,於是感嘆著說了一句:“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於是棄官返回老家蜀中。當時正遇家鄉災荒,趙溫便慷慨施捨家中積糧賑救饑民,後來得封江南亭侯,歷任侍中、司空等職。
趙溫此人,性情比較直爽,有什麼話都要說出來,而且不怎麼給人留面子,所以不被把持朝政的王允所喜。劉和的奏書送抵長安時,王允正想著如何擼掉礙事的趙溫,正好藉此機會將他趕到洛陽來,以此牽制和對付勢頭強勁的劉和。
對於趙溫的到來,劉和有些意外,但並不是非常牴觸。趙溫雖然位高,但他再高也高不過自己老爹劉虞,劉和如今是代父坐鎮洛陽,實際上行使的是太傅的權力,加之他又控制著數萬兵馬,所以趙溫根本無法撼動劉和的地位和權力。
洛陽城中的大小官邸經過去歲今春的一番修葺,很多已經可以住人,其中就包括原司空府。劉和客客氣氣地將趙溫送進了司空府,然後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向趙溫點名要了幾個小吏來幫自己處理公務。
趙溫有感於劉和的懂事和尊重,非常大方的讓劉和在自己從長安帶到洛陽的吏屬隊伍中挑選,劉和也不矯情、,直接點了幾個人的名字,然後領著人離開了司空府。
在被劉和選中的這幾人當中,有一位名曰杜畿,是京兆杜陵人;另有一位名曰徐嶽,是青州東萊人;還有一位名曰賈逵,是河東襄陵人。
此三人,在這時聲名並不響亮,還屬於長安城內不怎麼入流的官吏,因此才被趙溫作為低等幕僚帶到了洛陽。然而,開著金手指而來的劉和卻知道這三人的本事和能力,他早就派人盯著這幾個傢伙好幾個月了,等得就是趙溫帶著他們前來洛陽!
據史書記載,杜畿不僅是一位愛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