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守軍的情況,若是發起襲擊,不僅傷不到守軍,反而會誤傷自己人。”

“可是,曹軍藉助於夜色的掩護,同樣可以使我們摸不清虛實呀?”糜芳有些不解。

“此戰佔據地利優勢的一方是我們,就算守城計程車兵看不清城外敵軍虛實。但因為對所處的環境熟悉,所以只需要守在本職崗位上即可。反觀曹軍,就算他們費了氣力渡過護城河。但因為看不見城頭的情況,所以在蟻附登城的時候必然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這就好比在一座沒有亮光的房屋之內,若是房屋的主人與實力相當的盜賊打鬥起來,吃虧的肯定會是那個盜賊。”

太史慈的這個比方淺顯易懂。使糜芳所有所思。其實。太史慈沒有告訴糜芳,夜襲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卻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否則就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比如,夜襲一般需要提前接到內應的訊息,行動之前搞清楚守軍的營寨分佈情況和夜裡的口令;又比如,參加夜襲作戰計程車兵必須訓練有素。像蒙雀眼(夜盲症)士兵就根本無法行動……

郯城不是野地裡面臨時搭建出來的一座營寨,而防守的軍隊更是有兩三萬之多。曹軍派出來夜襲計程車兵如果少了,不夠城頭守軍塞牙;派出的夜襲士兵多了,則根本無法做到隱蔽靠近,襲擊的突然性大大降低。所以,只要曹操還沒有糊塗,絕對不會冒然發動夜間襲擊。

糜芳又問:“明日曹軍會不會發動更加猛烈的攻擊?”

太史慈搖頭:“不好說,主動權掌握在他們手中,我們只能見招拆招。”

“唉,要是徐州有一支幽州那樣的強軍就好了,我現在就帶著兵馬出城把曹軍給掃平!”糜芳有些感慨的說。

太史慈語重心長的告訴糜芳:“任何強軍都不是從一開始就強,幽州的幾支戰力極強的部隊,絕大數士兵其實都是從公孫瓚和袁紹的降兵中轉化過來的。郯城內的這幾萬士兵,經歷了這次大戰,活下來的今後就能打仗,若是多打幾仗,也就變成了強軍。”

當日夜裡,曹軍果然沒有任何動靜。

第二日清晨,太史慈提著一個一尺多長的木盒獨自登上已經塌了半邊的角樓中,然後熟練的從木盒中取出“千里鏡”,開啟鏡筒兩端的封塵蓋,仔細向城外的曹軍營內觀察。

片刻之後,太史慈面色凝重地提著木盒爬下了角樓,然後將糜芳拉進無人的角落,沉聲說道:“曹軍正在組織大量計程車兵排成一條長龍拼命的掘土,只怕是想挖出一條溝渠接通護城河,然後將河中的水引到十幾裡外的沂水。”

“什麼?竟有這種事!”糜芳面露驚駭之色。就算糜芳的神經再怎麼大條,他也明白一旦護城河的水被放幹之後,接下來會出現什麼場面。

“你不會看錯了吧?從郯城到沂水有十數里之遙,曹軍組織士兵掘土挖渠,這要折騰到什麼時候去?”糜芳實在無法相信這樣的事情。

“絕對不會看錯!沂水距離郯城近的地方也就十五、六里,曹軍有五萬大軍,若是抽調兩三萬士兵專門掘渠,平均到一個士兵頭上的勞動量並不算大,郯城地處土質鬆軟的砂土地帶,曹軍只需三、五日時間便能將水渠挖到護城河下。”

太史慈在冀州數年,一直按照劉和的要求學習算術和幾何方面的知識,現在只需稍微心算一下,便能推測出曹軍的工程進度。

糜芳有些驚慌地問:“如今曹軍掘土開渠,那我們該怎麼辦?要不要掏開堵塞城門的條石,立即組織大軍出城跟曹軍決戰?”

太史慈訓斥糜芳:“慌什麼?曹軍現在巴不得守軍出城跟他們在城外決戰!他們想掘渠引水,那就隨他們折騰,我們就當郯城是一座旱城。從來沒有護城河。你也去過北方,那裡多數的城池都是沒有護城河作掩護,幽州將士又何曾讓敵軍攻陷了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