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零二章 中庸劉表

襄陽城位於沔水與淯水交匯拐彎的南面,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的治所所在,整座城池臨水而建,修築的格外高大險峻,就算大軍來攻,也能巍然而立,可謂固若金湯,扼守著南下荊湘的咽喉。

現任荊州牧劉表,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人,為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是漢末宗室三州牧之一。另外兩個由宗室身份擔任州牧的人,便是幽州牧劉虞和益州牧劉焉。

劉表身長八尺有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便知名於世,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七位賢士並稱為“八及”。所謂八及,便是“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人。

黨禁解除之後,劉表被大將軍何進徵辟為曹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來董卓把持朝政,荊州刺史王睿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委派劉表接替王睿的職務。劉表上任之初,荊州宗賊甚為猖獗,加之袁術屯兵駐守魯陽,手下擁有最為繁華富庶的南陽之地,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私兵而於當地稱霸,導致劉表無法名正言順地前往荊州刺史治所漢壽城赴任,於是他隱匿身份,獨自一人趕赴荊州,這才得以上任。

劉表到了荊州之後,匹馬進入宜城,與南郡中盧士人蒯良、蒯越、襄陽士族蔡瑁等人共謀治理荊州的計策。

劉表對幾人說道:“荊州各郡存在太多以宗族和鄉里關係組成的武裝團伙,百姓因此不來依附朝廷和官府,袁術也因此而囂張跋扈,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怕大禍就要降臨荊州!我想在這裡徵募士兵,討伐宗賊,但卻擔心無法聚集,不知諸位有何對策教我?”

蒯良反對劉表興兵。勸阻說道:“百姓不來依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百姓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在荊州盛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

劉表又問蒯越,蒯越回答說:“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術為人勇而無斷,蘇代和貝羽等人皆匹夫之勇。並不足為慮。宗賊首領多貪暴,為其屬下所憂。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備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眾而來。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眾。如此一來,荊州百姓便樂於留守故土,得知使君為人有德,必定扶老攜弱而至。然後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為。”

劉表感慨說道:“子柔(蒯良字)之言,是雍季之論。異度(蒯越字)之計。可是臼犯之謀。”

雍季和臼犯,是春秋時晉文公手下的兩個謀臣。晉楚兩國在城濮之戰前夕,晉文公曾向二人問計。臼犯主張用詐謀,雍季反對說詐謀雖能得逞於一時。但不是取勝的長久之術。後來晉文公採用詐術取得戰爭的勝利,但在行賞時,卻把雍季排到臼犯的前面。屬下覺得不解。晉文公便向他們解釋說:“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臼犯之言,一時之務也。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

最終,劉表還是採取了詐謀之術。他讓蒯越派人誘請荊州各地宗族武裝團伙的頭領五十五人前來赴宴,然後將這些人全部斬殺,隨後立即襲擊這些喪失了頭領的宗賊團伙,結果自然是大獲全勝。一場大清洗過後,荊州只剩下張虎和陳生兩個頭目擁眾據守襄陽城,劉表便派蒯越與龐季單騎前往襄陽將兩人說降。荊州境內的各郡縣長官聽說了劉表的這番手段之後,與宗賊有牽連的都解下印綬逃離了荊州。

至此,匹馬入荊州的劉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控制了除袁術佔據的南陽郡外的荊州其他七郡之地,理兵襄陽,靜候時變。

當時關東州郡各路豪傑正在酸棗會盟,一起出兵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