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局面……”
李傕雖然不是謀略高手,但也不是庸才,聽賈詡說到這裡,便徹底明白了劉和驅虎吞狼的高明手段。
“文和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也完全贊同。可是,這與我的出路有什麼關係呢?”
“稚然的出路,便在劉和身上!如今長安已成孤城,守之無用,如同雞肋,何不捨棄長安前往潼關,擋在洛陽與長安之間,這便是一條生路。”
“萬一劉和與袁紹夾擊潼關,豈不是自尋死路?”
“當初公孫瓚敗亡之後,田楷在平原孤立無援,稚然可見到劉和與袁紹聯手對付過田楷?段煨在河東無路可退之時,稚然可曾見到劉和與袁紹聯手對付過段煨?劉和希望看到的是我們繼續與袁紹拼命,只要我們一天不與袁紹講和,他便不會對我們趕盡殺絕。”(未完待續。。)
第四五二章 交換
正如毒士賈詡推測的那樣,遠在幽州的劉和,對於袁紹或者李傕的生死並不在意,特別是當他們狗咬狗的時候。就劉和而言,最願意看到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混戰,而不是一邊倒的屠殺,因為只有關中軍閥與袁紹爭鬥的越激烈,他們的消耗才會越大,等到劉和前來收拾局面的時候,也就越容易。
李傕明明知道劉和是在坐山觀虎鬥,但卻根本無法破解這種局面,因為他與袁紹目前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袁紹就算為了安撫郭汜和張濟,也不能接受李傕的投降。試想一下,郭汜和張濟最大的心病就是李傕,如果袁紹與李傕湊到一起,郭汜和張濟以後還不要天天擔心李傕會報復他們,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就會與袁紹翻臉,轉投其他勢力。
為了李家上下數百口的性命考慮,李傕最終採納了賈詡的建議,準備帶著剩餘的一萬多兵馬撤到潼關以東,憑藉潼關這道門戶來阻擋袁紹的進攻。
在撤退之前,李傕打算將一批俘虜處決掉,這其中便有當初留在長安斷後負傷被俘的陷陣營統領高順,因為來不及撤離而被俘的呂布後勤官秦誼,以及呂布的謀士許汜。
賈詡覺得此時殺俘不妥,勸阻李傕說道:“這些俘虜對於將軍而言,確實是個累贅,但若是全都殺了,卻也浪費。我聽說劉和喜歡招攬降將,像高順這樣擅長練兵的將領,他一定會喜歡,如果將軍派人將這些人送往洛陽,說不定還能從劉和那裡換回來一些糧草和支援。”
李傕現在就缺糧草,聽說用高順等人的性命還能換回來一些好處,急忙派出一小隊人馬押送著高順等俘虜前往陝縣,與劉和的手下進行聯絡。
賈詡為何不建議李傕派人前往河東去跟呂布聯絡呢?因為賈詡知道呂布是個薄情之人,他雖然對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很重視。但對於手下將領的死活其實並不會真正在意,如今呂布尚且自身難保,又怎麼可能拿出足夠的好處來跟李傕交換呢?
駐守陝縣的將領,正是推出新“約法三章”的賈逵,自從趙雲率領申息軍主力渡河北上之後,他便密切關注著關中和河東的局勢,一方面防止袁紹的部隊從河對岸的大陽乘船直襲下游的河內和洛陽,一方面防止關中的兵馬經過陝縣襲擊函谷關,責任十分重大。
賈逵雖然不像趙雲那樣統攬洛陽全域性,但他很清楚趙雲將他放在陝縣的目的。所以當呂布和皇甫堅壽護送著天子抵達距離陝縣僅有五十里的弘農縣時,賈逵只是命令部隊做好防守的準備,卻也不主動出兵惹事,更沒有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給呂布和皇甫堅壽他們送去一些糧草以討好天子。
本來賈逵已經做好了拒絕呂布和皇甫堅壽繼續向東的準備,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呂布和皇甫堅壽的部隊到了弘農縣內之後,便停了下來,過了幾天竟然從弘農擺渡前往河東。對於呂布和皇甫堅壽為何要選擇進入河東,賈逵猜出了大概。他依然只是命令士兵做好防守陝縣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