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皮箱裡翻出一封信,交給了伍秉鑑。
伍秉鑑接過信,先掃了一眼信封抬頭,看那字跡,正是他所熟悉的葛二的親筆。這位人物的文化程度不高,這字也就寫得非常隨意,而且一律都是簡體字。伍秉鑑並不介意,葛二的身份不堪一提,他伍家的出身也一般般。拆了信封,取出信紙,仔細地看了一遍,伍秉鑑臉上露出了笑容。
葛二知道伍秉鑑的性格,在信裡也就沒有多客套,先是幾句問候,然後就‘開門見山’,將他派自己的外甥徐玉林來同伍秉鑑相見的目的清楚告之,不是為了其它的事情,正是為了此次北方糖業集團與南方糖業集團的‘同盟’一事。
雖然北方糖業集團的產量還沒有南方糖業集團產量的一半多,可現在他們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外來威脅美洲。
看看西班牙島【海地島】和古巴的糖產量,如果大批次廉價又高品質的砂糖、晶糖湧入本土,那不管對南邊,還是北邊,都將是一次巨大的衝擊。
雖然葛二沒有在信裡明說,不過伍秉鑑也可以從信的內容判斷出來,北方糖業大大小小的公司企業是贊同與南方達成一致協議的,保護自己的利益。
小小一個‘糖業’,看似不再百姓日常必需品序列當中,可其中蘊含的巨大利潤讓每一個在糖業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的‘人’都捨不得放棄,比如說李家。海南糖業集團的巨大利潤可始終是前些年來處境困難中的陳鼎和李家一股巨大的支援力量。
只不過伴隨著甜菜在北方的推廣,尤其是在東北的大面積種植,勃勃興起的北方糖業讓南方的糖業利益集團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所以誰都沒來得及吞併對手,壟斷糖業市場。而現在隨著分封的展開,他們就必須面臨著來自加勒比海的巨大挑戰了。
現如今的陳漢本土糖業,那就像是一群混戰中的軍閥,而那不久後可能就會大規模衝擊他們的外來者會是強勢的‘英法聯軍’還是更加兇狠的‘日本人’,亦或是白江口的東瀛小矮子呢?南北雙方誰也不清楚,但他們誰也不敢對之視若不見。
君不見動亂之前的西班牙島,只聖多明克【海地】這半個西班牙島,在1780年就提供了整個歐洲市場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而這個數字具體到計重單位後會是多大呢?
在1767年的時候,這裡向歐洲出口了7200萬磅粗糖和5200萬磅白糖,合計55800公噸。
而古巴呢,在西班牙人徹底退出古巴這個島嶼的時候,古巴的蔗糖產量預計可以達到了30000公噸。這是一個不很大的數字,那是因為之前具有古巴的西班牙人不敢在國際糖業貿易上去觸動法國人的乳酪。在海地爆發暴動之前,古巴的糖產量只有區區6000公噸,這裡的財富更多的來自菸草和畜牧業。但是海地的動亂讓西班牙人看到了機會,他們認為現在是發展蔗糖業的黃金時刻,然後在二十年的時間裡頭,古巴的蔗糖產量從6000噸暴增至30000噸。
有資料顯示,古巴的氣候因素非常適合甘蔗的生長,甘蔗在雨季生長發育完畢,進入成熟階段適逢乾季,蔗株停止生長,利於糖分聚積。當地的甘蔗含糖率高達13~15%,幾乎全都能跨入陳漢糖業原材料分類裡的甲等序列。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啊。而且這裡的土壤條件也很適宜甘蔗總則,廣大低平地區是石灰岩風化土壤,土層厚達8米,富含有機質,不像中國南方的土地,幾千年的開墾種植已經把田地的肥力挖掘殆盡,比如精心的護養田地,每每都要花費不小的價錢去購買鳥糞和豆餅,為甘蔗的種植成本再增添上顯著的一筆。
再有,古巴的山地面積狹小,農牧業用地佔土地面積的2/3以上,墾殖指數很高。海拔不足104米的緩坡地帶排水良好,不僅特別適合種植甘蔗,而且有利於耕作與運輸。再有一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