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移動時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易把自己腦子裡的思路梳理了一下,然後看向很認真林啟榮和鄧維綸。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準備給兩位講述自己的思路。
現在的開心網走到這時候,是時候把一些想法和兩個人說一下。
他對開心網未來的規劃,只有上次在京都和範西海透露過冰山一角。
想到這裡,蘇易笑著說道:
“阿里的社交使用者屬性和我們差別不大,他們是利用購物模式把使用者關聯在一起,和我們利用知識把使用者關聯在一起。”
“這種關聯看似使用者之間有互動,有溝通需求,但是他們缺少能讓他們持續互動的動力。”
“這種持續互動的動力,購物和知識領域並不是沒有,只是大部分人,不會和這方面認識的人持續的閒聊互動。”
“鄧總,你知道網民之間,持續社互動動多為什麼關係嗎?”
鄧維綸知道校園網的使用者基因好,是基於開心網的陌生社交弱點研究的。
聽到蘇總說阿里做社交為什麼無法模仿成功,的確和現在的開心網一樣,用知識串聯陌生人關係,很難做到普及。
蘇總的引導,鄧維綸馬上想到問題的關鍵點,於是不確定的說道:
“蘇總,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動社交?”
蘇易哈哈的笑起來,給鄧維綸豎個大拇指。
網際網路精英都是很優秀的人,如果不是有上帝視角,他肯定也不知道關鍵點。
現在阿里那些高管一樣沒看到關鍵點。
當局者迷,只有走過後,回頭瞬間明白問題在哪。
鄧維綸經過他引導,也很快找到了關鍵點。
於是蘇易笑著說道:
“鄧總說的對,現在的網際網路環境,有持續互動訴求的群體,只有熟人關係鏈。”
“企鵝是最早的社交軟體,初期讓大家依託這個平臺建立了熟人社交,大部分人的社交賬號裡面都有自己的親朋好友。”
“熟人社交模式,在企鵝之後很難有其他社交軟體能做到,因為都習慣用一個社交軟體。”
“企鵝的社交軟體,他還可以搜尋陌生人,具備陌生人社交的屬性。”
“所以企鵝具備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綜合,這兩點的優勢讓其他人模仿社交,只有死路一條。”
林啟榮聽到這裡,越聽越有擔心,這都是對開心網不利的方面。
按這樣說法,陌生人社交的瓶頸很大,越走路越小,以後開心網路怎麼走?
於是擔憂的問道:“小易,那和校園網有什麼關係。”
蘇易笑了笑,接著說道:
“現在的網際網路除了企鵝的社交軟體,唯一還有熟人社交的就是校園網。”
“校園網的熟人關係鏈比企鵝弱,但發展前景大。”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高校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大部分都會成為校園網使用者。”
“因為他們註冊後,很快就能把之前的同學關聯上,只要這個人讀過書。”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後的網民基本都是大學裡面出來的,天然的就是校園網的使用者。”
“他們的熟人關係鏈的使用者價值無比巨大,如果我們擁有,就會和企鵝一樣,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都具備了。”
鄧維綸聽完以後,驚訝蘇總的想法是要模仿企鵝,這可是目前網際網路社交巨頭,獨一無二的。
現在華夏能說的上名字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模仿企鵝做社交,投入不少,但沒有一個做好的。
經過蘇總的分析,果然如他說的,模仿社交不成功不是團隊不好,不是產品不好,也不是投入不夠多,而是使用者基因達不到條件。
按照蘇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