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大河,大江匯聚成汪洋!
汪洋捲起海嘯!海嘯怒吼出滔天巨浪化為最有力的歌聲!!排山倒海一般的席捲整個名人廣場!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這些曲調很簡單,歌詞也非常直白,沒有那麼文雅,但是一旦你和眾人唱起來,胸口那種蓬勃而出的莫名雄壯,就不自覺令人情緒高漲,以一種簡單到不需要任何技巧的方式,層層推進,激發了每個人心底最深沉的感情!
蘇聖人臨場做歌填詞,喚醒了每個華夏人心中那股堅不可摧,勢不可擋的靈魂,一處處歌聲彙集在一起,聲音越來越雄壯,越來越高亢!
歌聲中,華夏民族的雄渾之魂魄,宛如浩蕩如巨龍,盤旋在整個星空之上,雄壯的怒吼在整個夜空都嗡鳴怒放著,威赫天地萬里~!
觀眾席上,那些原本虔誠演唱著《天皇曲》的曰本觀眾們,一個個都被震懾呆立,看著那一張張激動而驕傲的眼睛,高唱同樣歌曲的臉,那些臉神色裡充滿著崇高與無謂……
那些罵著“支那蠻族”的曰本觀眾們,都張大了嘴巴,因為他們感覺到了這些零散,人數渺小的華夏人身上散發著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
明明在他們一萬的人歌聲下,這些華夏人都害怕膽怯,溫順的猶如綿羊,可為什麼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首歌,這些膽怯的綿羊竟然成為了怒吼的雄獅!在他們面前肆意咆哮呢!!
在曰本京都衛視的轉播席上,曰本攝像師張大了嘴巴,問旁邊同事:
“我的天哪……你們看到了嗎,才幾百人怎麼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這到底是怎麼了……”
“怎麼可能?”旁邊的導播怒罵道:“現場收音裡全部都是華夏人的歌聲!我們曰本觀眾呢?為什麼他們不唱?他們才幾百人而已,我們可有一萬人!”
不是曰本觀眾不唱啊,而是他們《天皇曲》根本與蘇懷創作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不是一個檔次的大歌。
人家的歌是高昂頭“吼著唱”,而他們是拘謹小心地“哼著唱”,這氣魄與聲浪哪能相比啊!
更令曰本記者們措手不及的是,由於《歌唱祖國》的弦律和歌詞太郎朗上口,很多曰本觀眾原本唱著《天皇曲》,一不小心就跟著那個節奏唱道:“五星紅旗迎風飄蕩,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當兩首歌交匯在一起,力量與情感的碰撞,永遠是更加具有感染力的一方會成為主音。
到後面,隨著華夏觀眾越唱越動情,曰本觀眾竟然一時懵然,瞬間記不起《天皇曲》是怎麼唱得了……
到最後的1分鐘,只能聽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歌聲了!
曾幾何時,他們出動幾個軍團就可以在這個落後的民族國土上肆意殺戮,燒殺搶虐……可現在才過去了幾十年,這一切好像都變了。
這些蠻族好像回到了他們最強盛的時期,只是這次不是冷兵器時代的鐵蹄,而是劃開天地,無可匹敵的文化之劍……
而手握這把無可匹敵的文化之劍的人,那麼的年輕,那張脫俗清雅的臉上,絲毫不帶著煙火氣,卻隨手撥動,就能令這華夏這頭綿羊,變成怒吼雄獅……
電視機鏡頭緩緩掃過觀眾席,看到不同的曰本觀眾的臉,老女老少……尤娜是一張張焦慮,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