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所有各**官都看得目不轉睛,很多人都是帶著挑剔的目光,想找出當中的漏洞,畢竟蘇懷並非什麼軍事大師,大家對他的能力都抱有懷疑態度。
一開始能推演比較精確,還比較容易,因為涉及的戰爭規模並不大,戰局也不復雜。
但是,漸漸的,現場所有這些軍事專家們都開始發現,戰局越來越複雜,兩國的部隊交戰規模也越來越大,每個人的嘴巴都無法控制地張開了。
哇…後期的戰爭……竟然已經達到了這樣的規模……
而蘇懷…在如此複雜龐大的戰爭推演中,竟然一個資料錯誤都沒有犯。
行軍的時間,各地的資源儲備,糧食彈藥的消耗,都一清二楚,毫無紕漏。
這……這怎麼可能?
而且更加令人覺得驚歎的是,在推演中,雖然正面戰場一直在慘敗,但是蘇懷那些後發打游擊的軍隊,利用了三十六計中‘圍魏救趙’,‘釜底抽薪’,“聲東擊西”的戰術,不斷用優勢兵力蠶食曰軍。
這導致了曰軍的幾大戰區之間,後勤頻頻中斷,部隊排程也備受牽制。
名名有幾次曰軍,有幾次大兵團戰役可以正面推進的機會,都因為後勤排程些許偏差,導致功虧一簣。
這些精細的戰爭細節,是外行人無法看出的,普通人只會看那些傷亡資料大小,無法理解戰爭中後勤與排程對戰役的重要性。
此刻,看著這些資料,伽利略,潘興,賈委員,高雲等軍事專家都是瞪大眼睛,聽著目不轉睛,時而不時思考其中某個區域性戰役的力量對比。
核對一下華夏與曰本兵團的傷亡力量對比。
“這個小蘇怎麼會懂得這麼多?”賈委員越看越是驚訝道。
伍金龍笑呵呵地道:“都是我讓高參謀教他的,我早有準備。”之前三十六計是華夏古代資料,這二戰肯定就是參謀部的功勞了。
賈委員望向高雲,滿臉震驚道:“你小子倒是個人才,論戰略,三個我都不是你對手啊,”
“不是……我根本沒給蘇老師講解關於二戰的任何事。”高雲想解釋,伍金龍卻是笑道:
“賈委員是自己人,不需要隱瞞團委的安排。”他還以為高參謀長只是謙虛而已。
高雲都無語了,蘇懷現在講解的“論持久戰”真的與他無關啊!?
現在,這個軍事小說競賽論辯的發展,已經完全顛覆了高雲的想象,原本團委是派他們參謀部來給蘇懷參謀,拔高他的形象的。
可現在,事情完全反過來了!
他們參謀部根本什麼都沒做,蘇懷論辯反而拔高了他高雲參謀部的形象了……
在場的華夏軍官們,望著蘇懷,臉上原本憤怒,不甘的神情也都變了,眼神中都充滿一種疑惑與敬佩。
“這蘇聖人,還真是了不起啊。”
“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精確的華日戰爭的推演。”
“蘇先生這個論持久戰,可以作為戰略教科書了。”
“我怎麼覺得他比我們戰區司令的方略佈置,還更勝一籌。”
“是啊,我也這麼覺得。”
剛剛贏得軍官們掌聲的伽利略少將,託著下巴看著臺上蘇懷的推演,越看越是入神,無比敬佩感嘆道:“這傢伙簡直就是軍事天才……”
或許這個推演就是二戰可能發生場景,或許不會,但這個推演過程確已經令任何軍事專家看得驚歎不以。
因為蘇懷推演,是一套嶄新戰術與戰略的執行全過程。
單憑一個空有概念的理論,根本不足以令在場的軍事精英們信服,蘇懷的推演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他那出神入化“游擊戰”術。
他提出了“地雷戰”“地道戰”,“鐵路游擊戰”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