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的機會。

師軒也發現這些人看向自己的眼神當中都帶著尊敬,這並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是師襄的兒子,更是因為自己現在做的事情,他們都知道自己嚴格說起來也是武聖帝國的人,如今雖然統領匈烏部落,但是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這一次由我這個武聖帝國的人發起對風月帝國的戰爭,這形象無疑就成為民族英雄。

事實上,如今整個武聖帝國都是十分的激動,不少青年都紛紛要求參軍,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攻打風月帝國,報仇雪恨。

曾經有人這樣統計過,就是如果武聖帝國攻打一個國家,願意捐出一條命的那個最多,這答案無疑就是風月帝國。

二十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正好成長了一代人,這一代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那一次風月帝國無恥的侵略戰爭,但是卻從上一代人的口中知道風月帝國那一次的可恥之處。

所有如今很多年輕人對風月帝國那是恨之入骨,當然更可恨的是在聖光大陸,風月帝國從來不承認自己二十五年前侵略武聖帝國的時候對平民動手,聲稱自己殺的都是軍人,但實際上當時武聖帝國的軍隊不過幾十萬,而死在風月帝國屠刀之下的武聖帝國人去足足超過三百五十萬之多,如此血淋淋的事實,也沒有辦法讓風月帝國改變這種說法,他們到現在也不承認。

而且對於那一次戰爭,風月帝國在教導上面也稱作聖戰,竟然是一次自衛反擊戰,被師襄殺死的趙狂更是他們的民族大英雄,幾乎每年都有不少人去參拜張狂的墓地,這些都是風月帝國官方組織的,其實就是做給武聖帝國看得,就是讓武聖帝國的人知道,你們這些武聖帝國人不過都是一群無能之輩。

在這種歷史的情況下,武聖帝國的人對風月帝國的仇恨可想而知,這一次師軒順應民意反對對風月帝國的戰爭,可以說徹底點燃了武聖帝國對風月帝國的仇恨之火,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劉易會在第一時間答應和匈烏部落聯軍的主要原因。

因為早在二十五年前,劉易剛剛登基的時候,就對著列祖列宗發過誓,只要武聖帝國還在一天,就一定把滅掉風月帝國作為第一政策。

這一政策無論是誰最後繼承皇位都會流傳下去。

劉易的做法嚴格說起來並不明智,畢竟這樣做對武聖帝國甚至沒有多少好處,但是劉易就是這樣做了,他認為一個人要有個性,一個國家就更要有個性,如果一個國家遭受到如此重創,而沒有絲毫的反擊之意,那麼即便這個國家以後如何的強大,如何的昌盛那都於事無補,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曾經傷害過你的國家徹底踩在你的腳下,讓那個國家徹底的消失,讓那個國家完全的成為歷史,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強國應該做的事情。

如今師軒置身在邊關城,就感受到這種氣氛,他突然對打敗風月帝國更加的充滿信心,有了匈烏部落百萬大軍的加入,有了武聖帝國這所有百姓的支援,師軒找不到絲毫的理由這一戰會不勝利。

突然,師軒飛身而起,在邊關城的上空站立,大聲說道:“傳我令,這一次戰爭以滅掉風月帝國為唯一宗旨,所有國家或者組織敢於干涉這次戰爭的,都被列為敵對行列,之後必將遭受我們匈烏和武聖兩國的怒火!”

師軒的話在空中迴盪,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說出這樣的話,那麼相信很快就傳遍整個大陸,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什麼,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種警告,是對風遙帝國這種一向和風月帝國交好的國家的警告。

師軒說完之後,就飛身去追趕巫師隊伍去了,他要趕上去,最為最高領導,他自然要身先士卒,即便不參加戰鬥,也要在前線坐鎮,這是師襄當初教導他的,這些他自然不會忘記。

次日,風遙帝國皇宮,他們的皇帝遙晟,看著眼前的報告,上面赫然寫著就是昨天師軒在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