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押送京師的李隆在經過嚴格審訊之後,經都察院奏報,大理寺稽核,刑部覆議,奏請李隆死刑。皇帝照準,就這樣,李隆的命運被決定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而在帝國之南,戰爭的風暴經過兩年多的孕育,如今終於成型,即將爆發。

隨著張永在廣東,在皇帝明著、暗著的支援下,原本負責糧草事宜的巡撫衙門靠邊站了,張永被任命為提督廣東海防軍務督辦糧草事。

而張嵿仍是左都御史,兩廣總督,總攬兩廣軍務。

皇帝此舉很明顯,等於是將新建海師攬入了自己懷中。

這也難怪,一直以來都是皇帝在投入大量的金錢、物力來建造蜈蚣船,佛郎機銃及火藥,包括與之相應的工匠,士兵,大部分花銷都是走的皇帝的內帑。

朱厚照怎麼能心甘情願將這支新式軍隊送給政府?

而且朱厚照經常密信張永,讓他出高薪從佛郎機人船上挖牆腳,只願效忠大明,提供技術的,都會被授予官職。

不是有達官、達軍嘛,南達北達都是達,都可以用。

於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張永也甩開包袱,透過楊三、戴明這兩位既會說佛郎機語又有技術的人才,成功的挖過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佛郎機的一些低階軍官。

張永還為此嘆道:“夷人不知有國家。”

此時,任佛郎機的指揮官阿爾瓦雷斯得知後大怒,派去軍官帶領通事前往交涉,張嵿則說:“海防已有司禮監張大璫提督,不用找自己。”

而張永也硬氣:“無皇帝旨意,內官怎麼敢接見外使。”

阿爾瓦雷斯得知後知道自己這是被來回推脫時,也就是大怒,但也只是大怒。

很快張嵿以兩廣總督衙門名義釋出透過:自今日始,凡送往佛郎機船的一切物資,皆按通敵罪論處。

很快張永用提督廣東海防的欽差關防大印釋出告,卻只有四個大字:奉令緝私。

這表明雙方即將進入大戰。

佛郎機一方判斷的確準確,因為張嵿、張永二人會本送到了京城,本子裡就言明準備今年秋初,就將佛郎機人趕下海去。

佛郎機人則藉口明國政府無端斷絕貿易為由,忽然宣戰。

佛郎機前線指揮官安特拉德率領軍艦突擊明國軍港。

但是大敗而回。

訊息很快傳到了總督府衙門,張嵿要是能忍就怪了,於是下令海道衙門攻打屯門。汪鋐在當地鄉紳的幫助下,身先士卒,親自乘舟進攻。

史載“鋐(汪鋐)以儒發身戎務,若非素習,一旦挺身行陣,摧數百年未睹之強寇,豈偶然者哉。”

朱厚照收到他們的會本之時,廣東的戰事都已經結束了。

不同原本歷史時空這場海戰贏得不是那麼順利,這次打得頗為順利,一切順風順水。

而北京的朝廷則在爭論另一件事,日本國搞事了。

原因還是因為朝貢,由於大明朝的朝貢外交逐步向朝貢貿易轉變,朝貢貿易如此暴利,導致各國動不動就以朝貢的名義來進行貿易,朝廷為了限制這種行為,也為了減少接待使團產生的財政負擔,就制定了限制朝貢次數的勘合制度。

禮部衙門會視各國的具體情況向各國發放“勘合”,沒有勘合的遠洋商船不允許停靠港口,更不允許上岸交易。大明第一狗腿子李氏朝鮮的勘合就最多。

為此朱厚照還吐槽過。

而在帝國之東,寧波市舶司衙門裡,提督太監賴恩正在接待兩撥日本的朝貢使團。

“這他媽的小日本子國,別的國家都是一國一使,怎麼到了這鳥日本,怎麼會是一國兩使?”賴恩拿著手中的文書心中罵道。

待到他仔細看來,心中又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