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麼?

李隆基回憶了一下,似乎是前任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義子,後來升任了平盧兵馬使,以驍勇聞名於幽州。

天寶元年,皇帝在平盧設定節度,任命安祿山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到朝廷上奏議事時,李隆基親眼見過他。

安祿山長得白白胖胖,又很會說話,十分討李隆基歡心。

且安祿山人緣不錯,朝中經常有官員誇讚他品性上佳,當然了,這一切都是金銀賄賂的功勞。

憑著這份好印象,此刻李林甫提議由他接任范陽節度,皇帝當即同意下來。

少頃,就有兩道詔書在使者身上星夜去往幽州,一道貶裴寬,一道封安祿山,任命其為接替裴寬任范陽節度及河北採訪,原平盧軍等使一一照舊。

龍瑞宮內,李隆基正褒獎李林甫知人善任,一個小道士步入殿內,走到監院張松年身邊,低聲道:

“監院,元真護國天師駕到,終南山隨行之人已在殿外。”

張松年聞言,訝然起身,向李隆基告罪道:

“陛下恕罪,元真護國天師駕臨龍瑞宮,貧道身為晚輩,應前往迎接。”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龍瑞宮內道士們低聲竊語議論紛紛,個個興奮不已,都想一睹護國天師風采。

崇玄署三大護國天師,即使是道隱天師司馬承禎和宗玄天師吳筠這兩個整日在終南山內的道長,龍瑞宮的道士們也輕易見不到其面,更何況是最隨性的元真護國天師。

聽聞武皇在位時,葉法善甚至雲遊天下數十年,即使終南山遭遇重大變故,司馬承禎親自出山,也屢尋不得。

此刻得知葉天師駕臨龍瑞宮,如何叫他們不興奮。

而柱子後面偷看的三人,也驚訝不已。

上官婉兒和李令月對視一眼,師尊行事一向天馬行空,蹤跡不定,也不知這次親自來江南東道所為何事。

而方才令蘇鶴驚悚不已的那個大和尚,聽得此言,迅速與兩位師弟交流了一下眼神,心裡不知盤算著什麼。

李隆基站起身來,驚喜道:

“葉天師駕臨?朕今日竟如此好運,張監院,朕想同你一道前去迎接葉天師,可好?”

李隆基極為敬重崇玄署與道門,他即位以來,不斷提高老子的封號,先後追封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大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將道祖推崇到了極高的地位。

甚至還將《老子》列入科舉考試內容,並親自作注推行於天下。

一方面,是因為大乾皇室一直以老子後裔自居,當然要抬高道門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得崇玄署的鼎力支援。

李隆基心裡明白,唯有在崇玄署的羽翼護衛下,帝國才能真正的安然無憂。

而元真護國天師葉法善,正是崇玄署內說話分量最重的那一位!

聽聞皇帝此言,張松年正待答話,殿外傳來一個爽朗的聲音。

“何勞陛下相迎,老道已至。”

話音剛落,一個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的道人昂首步入殿內,行動間神采奕奕,毫無老態龍鍾之狀。

蘇鶴與婉兒、李令月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不已。

一別三十餘年,葉法善依舊如昨日所見那般仙風道骨。

李隆基連忙快走幾步至葉法善身前,行半師禮,恭敬道:

“葉天師,朕仰望已久,曾兩度造訪終南山,無緣拜見,不遇空回,如今得瞻仙貌,實乃萬幸。”

葉法善規矩地向皇帝行禮,笑道:

“老道閒散慣了,胡亂遊行各地,崇玄署中人也常常覓而不得,不想竟驚擾了陛下,罪過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