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這麼一群熱血青年,國家和民族才有了希望;正是有了這麼一群鋼鐵鬥士,中華民族才能洗刷百年屈辱,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他們前赴後繼,他們捨生忘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寧願拿起簡陋的武器反抗也不願意做沒有骨氣的奴才。從平型關到太行山上,從黃土高原到茫茫林海,從山東丘陵到塞北草原,人們始終忘不了那紅色的戰旗和戰旗下那灰色的鬥士。任憑戰爭飢餓如何襲擊,不管災難疾病怎樣洗禮,那象徵著民族抗日的血色戰旗巋然不動,漢奸折不斷它的旗杆;走狗打不爛它的旗面;侵略者更是在它迎風招展的旗幟下瑟瑟發抖。
這又是一場讓侵略者膽寒的戰爭:阻擊日軍無數個日夜後,寶山營幾乎全軍覆沒,全營只剩下三人活了下來;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中國報以四萬萬人犧牲的慘重代價,發誓要打垮了驕橫一世的日本法西斯……中華民族最終必然會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血可以流,淚可以灑,但頭不能低下,這是中華民族的本色,中國人的血脈流淌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了華夏後世的燦爛陽光為我們的後世子孫創造幸福的生活。無數的英烈帶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人民的赤誠,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這裡面凝聚著無數英雄的血與生命。那麼多任人志士,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它是華夏兒女精誠合作共驅外辱的象徵,它是中華民族不屈民族精魂的完美詮釋。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那個時候,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在那段漏*點燃燒的歲月中,有許多值得我們銘記的人和事。淞滬會戰、忻口太原之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和徐州會戰、保衛武漢……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在正面戰場奮起抵抗。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武裝,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爆炸英雄李勇、女戰鬥英雄呂俊傑、神槍手李殿水。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楊靖宇、彭雪楓,到佟麟閣、趙登禹、郝夢齡……無論是**員,還是國民黨中的愛國將領,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國之歌。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不怕犧牲、英雄頑強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確保了全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國共雙方的共同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說到這裡韓雲華緩了緩神情,平息了一下激動地心情,繼續用那悲壯的聲音高聲道:“正如蔣委員長所說的那樣: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來主張對內求自存,對外求共存。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最後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現在我們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殘暴的日本侵略者,愛國主義旗幟下的大團結、大聯合,既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事實證明我們完全有能力將所有的日寇驅逐出中國。艱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殘暴的敵人,只能激發起中華民族誓死抗爭的英雄氣概。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抗日戰爭必將勝利,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