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曲,詞,樂器都與這《天龍八部》名字佛意絲絲入扣,這人果然名不虛傳。

可惜這曲子稍微有些飄渺了,美中不足啊。

可哈登與不少國外製片人正這麼想著時,突然曲風一變,曲調忽高,歌詞以狹天裹海之勢而來: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哈登頓時呆立當場,現場雖然電視製片人眾多,可沒有人能像他一般,在電光火石間感受到,能有這麼細膩的感悟,他驚歎望向蘇懷,已經不由自主地張大了嘴巴。

媽媽啊……世上竟然有人這麼寫歌詞!?

之前那些詩曲是把詩詞化為白話,已經可以說是令人驚豔的!

可現在!竟然有人直接把押韻的歌詞,寫成古文詩詞!這份通天徹地的才氣,遑遑整個音樂界,有誰能與之相比啊。

可蘇懷同樣是閉著眼,為這絕倫歌詞一陣沉迷享受。

可惜在場這些文盲都不知道這歌詞立意。

這首《難唸的經》,是香港詞聖林夕手筆。

華夏漢文之美,是根據時代不同,更有不同進化傳承,在唐為詩,在宋為詞,在元為曲。

而在現代,卻並未滅絕,黃沾豪邁萬千,林夕變幻莫測,都是一代大家。

這“吞風”四句,一個“吞”、一個“吻”、一個“葬”、一個“欺”、一個“趕”、一個“踐”,全見林夕煉字之心機。上面所說的那道難題有多難?

那就是我有縱使我有吞風吻雨葬落日的本事,還有欺山趕海踐雪徑的能耐,都會在那拈花把酒之時,被一個情字折煞。何止是我呢?就算你有百臂,有千手,你也照樣防不住。

世人皆雲受苦於貪嗔痴,但又做不到無喜惡恨愛,只能陷入悲歡離合的再次輪迴。

此經,的確難念……

此詞,風華無雙……

蘇懷心中想到,哼哼~~~原本的世界裡,因為文字隔閡,中國各大流行詞人都僅僅限於華人區域,可放眼世界,哪有能與中國詞人的相比。

鮑勃迪倫如果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黃沾,林夕就算獲三座也不嫌多。

論歌詞的修養,華夏文人不知道要甩這個世界多少個身位。

只是不知道,這個時空西方人是否有人能理解?

蘇懷放眼望去,現場大概100多名電視製片人,此時大約有2,30人露出無比敬佩的目光,顯然是聽懂了,折服了。

但是還有一大半的人聽不懂,這與蘇懷之前的預期一樣,武俠的古詩詞歌曲,雖然精彩絕倫,但是卻稍微有些曲高和寡。

這麼大量的古詞,雖然意境十足,但是作為流行歌曲,對於觀眾來說,很難一次聽懂,更別說唱了。

所以,只能用在武俠劇中,反覆播放,用畫面,氣氛來雕琢這種古意的氛圍,給觀眾有機會,時間去琢磨。

真正能快速吸引眼球的,還是必須一些簡單直接的東西。

正聽著現場人都在討論:“這主題曲是誰寫的?”

“這歌很有意思”的時候。

鏡頭就一轉,正片劇情開始,一開始就是丐幫與西夏軍對戰的鏡頭。

四大長老與西夏一品堂的高手,展開眼花繚亂的對決,各個國際頻道的製片人原本還在討論《難唸的經》,可看著華夏演員那些炫目的格鬥動作,各個眼睛都直。

明明是一拳打過去,這人卻可以轉身一架,猶如舞蹈一般地騰空變成一腿。

還有人一腿踢出,對方竟可以同時在空中一個跟頭躲過,落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