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辭官還鄉後,賀知章在吳地的故交親友們紛紛往來拜會,賀知章則是來者不懼,暢快地與每一位造訪者痛飲美酒,好不自在。

他還頻頻拉來蘇鶴共飲,蘇鶴推辭不過,只得坐下,席間,賀知章曠達不羈,清談風流,令蘇鶴大為震撼。

賀老爺子一看就是在長安憋久了,總算是能在家鄉展露真實的一面,不再擔憂朝中有人彈劾。

這一天,賀知章又邀請蘇鶴在鏡湖邊上的一家小酒館同友人飲宴,喝得酩酊大醉,晃晃悠悠地向老宅的方向返去。

走到幾顆樹前,賀知章和蘇鶴倚靠著樹木休息了一會,蘇鶴也不擅飲酒,雖刻意少灌了幾杯,但還是進入了微醺的狀態。

略帶迷糊地掃視著周圍的環境,蘇鶴突然笑道:

“賀秘監你看,這兩棵柳樹一東一西面對面地栽立於此,可其中一棵枝條豐滿旺盛,長得極好,另一顆卻枯乾萎縮,毫無生機。”

二月早春,若那棵樹還活著,早就抽枝發新芽了。

蘇鶴人有點暈,話也不經腦子就說了出來,落在旁人耳中,還以為他是在借枯木和旺柳嘲諷八十多歲的賀老頭呢。

賀知章倒是沒往那兒想,卻被蘇鶴這一席話勾起了思緒,眼睛盯著兩棵截然不同的柳樹,若有所思。

少頃,賀知章才思泉湧,靈感迸發,朗聲吟誦道: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詠柳》一經吟出,橙色的才氣光柱立刻升騰而起。

三尺九寸,詩成鳴州。

才氣偉力顯現,一縷縷春風悄然襲來,如剪刀般裁剪著那棵垂垂將死的柳樹,不過數息之間,萬千輕柔婀娜的柳條自枯木上抽枝萌發而出,如美人如瀑的青絲般緩緩垂下,嫩柳早春,美不勝收。

蘇鶴呆呆地看著這一幕,尤其是詩詞才氣調動的春風化作剪刀的那一刻,福至心靈,欣喜不已地叫道:

“我明白了!”

說著,他從地上隨手拾起來一塊石頭,刷的一聲掏出剪綵刀。

刀起,刀落。

剪綵過後,掌中的石頭已變成了一塊在日光下熠熠生輝的金塊。

賀知章見狀瞪大了雙眼,訝然道:

“點石成金?”

以賀知章的眼力,自然一眼就看出蘇鶴手裡的是貨真價實的金子,而非外形相似的虛妄之物。

蘇鶴則十分興奮,日夜勤勉習練的剪綵刀法,終於水到渠成地提升了!

【宿主受到儒道才氣偉力點撥,悟道剪綵刀法,剪綵境界輕微提升。】

【剪綵境界】——爐火純青

【你的剪綵技藝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達到了刀法與手法的盡頭,足以化虛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