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米高梅花了50萬美元買下了小說《大班》的電影改編權,但估計拍攝預算會超過2000萬美元,在當時實在難以承受,於是專案便擱淺了,改編權也開始了倒手的曲折過程。

到了1970年代中期,《大班》的電影改編權落到了邵逸夫手裡,其打算和環球影業搞一部投資預算1200萬美元的電影,但最後也沒有付諸實際。

《大班》的電影改編權,最近輾轉到了拉菲拉·德·勞倫提斯的手裡,她是著名的義大利電影製片人迪諾·德·勞倫提斯的女兒,也是1982年那部票房非常成功的《野蠻人柯南》的投資者之一。

不過,邵逸夫對《大班》這個專案仍然很感興趣。因為詹姆斯·克拉韋爾創作的《亞洲傳奇》系列第三部,以日本為背景的《shogun》——《幕府將軍》,小說和影視衍生非常成功,僅小說便是銷量上千萬冊的少有暢銷書。

另外,香江進入過渡期後,港人又不可避免地在自身認知和定位上陷入了迷茫。《大班》的故事,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香江的歷史。

當然了,不管什麼想法和目的,一切的前提是,《大班》要像《幕府將軍》一樣紅。

可唐煥恰恰清楚地記得,原本時空裡,《大班》別說紅了,商業上連本都沒收回來,票房可謂是一敗塗地,2500萬美元的投資,票房僅為200萬美元,而且評論上一無是處。

有了這個結論,唐煥倒過來反思《大班》不受待見的可能原因,好勸說邵逸夫別出昏招,再掉進坑裡,方怡華卻拿過一份檔案說道:“《大班》的主要演員都選好了,男主角是澳大利亞的布萊恩·布朗,女主角是內地的影后陳聰。不過,拉菲拉·德·勞倫提斯想在大陸拍攝,但困難重重,正是我們發揮作用的好機會。”

唐煥的目光掃過布萊恩·布朗這個名字,很快就對上了號。其在1983年出演了abc的電視短劇《thethornbirds》——《刺鳥》,進而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連續短劇與電視電影》和《黃金時段艾美獎限定系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而一舉成名。

不過,布萊恩·布朗這種級別的演員能在唐煥這裡留下印象,並非其所謂的成就,而是部下們逗老闆開心所講的八卦趣聞。

布萊恩·布朗1983年拍攝《刺鳥》的時候,認識了劇中的另外一位女演員、名氣要比他高的澳大利亞老鄉瑞秋·沃德。於是這位老兄給對方看手相,預言其會有三個孩子。結果,就在當年,布萊恩·布朗抱得美人歸,娶了瑞秋·沃德。泡妞泡到這個程度,絕對也算一個境界了。

可唐煥並沒有因為記起來這個趣聞而發笑,蓋因他看到陳聰的名字有些不悅,手下人怎麼安排的,讓這個好不容易在美國鍍了金的大陸影后掉進了坑,自己還準備重用呢。

注意到唐煥的臉色長時間地保持嚴肅,方怡華不由得心裡一沉,連忙收住話頭,小心翼翼地說道:“怎麼,唐生也和胡小姐一樣,不看好這個專案?詹姆斯·克拉韋爾的《幕府將軍》極受歡迎,《大班》趕著這個潮流,應該差不了啊。”

“我能明白六叔的打算,透過《大班》這個故事,來從側面反映出今日香江的歷史淵源。”唐煥緩緩開口道:“《大班》應該屬於探險的型別,可我從它2000多萬美元的預算、演員陣容、堅持要在大陸取景拍攝等等的跡象來推斷,恐怕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引起西方觀眾的興趣。”

“夢工廠的《黃飛鴻》系列三部曲,在美國上映成績不錯,而且發行家庭錄影帶有一段時間了。你覺得,同樣展示清末這個新奇的東方歷史場景,拉菲拉·德·勞倫提斯他們能比我們華人做的好?”

“《黃飛鴻》會太高西方觀眾對《大班》的要求麼?”方怡華患得患失地自言自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