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星海之門的開啟(第1/2頁)
章節報錯
nova 的“宇宙歸屬研究計劃”全面實施,人類正式踏上星際征程,進入真正的星海紀元。然而,當地球成為精神上的家園,而不再是唯一的生存空間,人類必須面對一個最終問題:未來的我們,究竟要去向何方?
是成為銀河的探索者,穿梭於宇宙尋找未知?
是建立跨星系文明,讓人類成為真正的星際種族?
還是順應宇宙的智慧潮流,逐漸超越個體性,邁向更高維度的存在?
這一刻,人類不僅站在星球的邊界,更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即將做出最終的決定。
北美市場的“星際遷徙的第一步”
在北美,nova 的“宇宙遷徙規劃”已經開啟,多個星際殖民地進入了獨立生存測試階段。各大星球的移民計劃正在全面加速,但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如果人類開始在不同星球進化,我們是否仍然是同一個物種?
張倩在緊急會議上報告:“林總,隨著環境的改變,我們的移民者已經開始展現出基因層面的微小變化。低重力環境下出生的孩子比地球上的人類更高更輕,而高輻射星球的移民者已經適應了更強的dna修復能力。這意味著,未來的星際人類可能會與地球人類有本質上的不同。”
這讓人類必須做出決定:
我們是否應該接受自然進化的分化,允許不同星球上的人類發展出新的特徵?
如果星際人類的進化超越了地球人類,我們是否仍然共享同樣的價值觀?
當某些星際社會發展出完全不同的生理與心理模式,我們是否仍然屬於同一個文明?
林小慧啟動 “星際人類融合計劃”,核心目標是確保即使未來人類在不同星球上產生變化,也能維持基本的文化與道德認同。計劃內容包括:
基因共享資料庫:讓所有人類,無論在哪個星球,都能共享相同的生物基礎資訊,確保未來的混合生育不會產生遺傳斷裂。
跨星球文化連線:利用 nova 作為連線樞紐,讓所有星際人類保持語言、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避免文明割裂。
共同進化倫理守則:確保所有星際社會都尊重彼此的進化路徑,避免優越感或排他性帶來的衝突。
在洛杉磯的一次實驗中,nova 讓一群來自不同星球的年輕人共同生活,並讓他們嘗試適應彼此的生活方式。最終,他們達成共識:“即使我們的身體發生變化,我們的心仍然屬於同一個家園——人類文明。”
然而,也有人提出警告——如果未來的人類適應不同星球的環境,甚至發展出全新的生理與認知方式,我們是否應該干預,還是任其自由演化?
這讓人類必須思考——當我們走向星海,我們是否仍然屬於同一種族?
歐洲市場的“星際文明的”
在歐洲,nova 的“文化守護者計劃”正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人類意識到,如果未來的我們成為銀河文明,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文明根基。
顧悅彙報道:“林總,我們的部分學者認為,我們不能再單純以‘地球文明’自居,而應該建立一個新的‘銀河文明’概念,確保未來的人類不會因文化差異而分裂。”
這帶來了一個重大問題:
當人類跨越星系,我們是否仍然需要一個核心文化?
銀河文明應該繼承地球文明,還是創造全新的價值體系?
當人類不再侷限於地球,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國家’、‘民族’、‘歷史’這些概念?
林小慧啟動 “銀河文明起源計劃”,核心目標是確保人類在星際擴張的過程中,仍然保留核心的文化認同。計劃內容包括:
銀河文明共識協議:建立一套適用於所有星際社會的基礎倫